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4,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酖毒
毒害
身毒
惨毒
瘴毒
怨毒
毒草
毒淫
毒痡
涂毒
腊毒
虿毒
蛊毒
炎毒
毒气
《國語辭典》:酖毒  拼音:zhèn dú
毒药或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唐。孔颖达。正义:「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后汉书。卷四八。霍谞传》:「止渴于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也作「鸩毒」。
《國語辭典》:毒害  拼音:dú hài
1.狠毒、厉害。如:「这恶人非常毒害,伤人凶残。」宋。赵长卿〈贺新郎。负你千行泪〉词:「怕人人,蓦地知时,怎生处置。毒害心肠祅知是。」元。张养浩〈山坡羊。金银盈溢〉曲:「世人岂解天公意,毒害到头伤了自己。」
2.连累、受害。如:「你如此挺信他,但他若过失,你也势必受到毒害。」宋。黄庭坚 丑奴儿。济楚好得些词:「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
3.以毒物或奸计谋害他人。如:「他遭人毒害,只怕凶多吉少。」《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后母恶之,尝因豹夜寐,欲行毒害,豹逃走得免。」
4.祸患、祸害。《西游记》第二○回:「我却被魔头拿来,遭此毒害,几时再得相见?」
《國語辭典》:身毒  拼音:juān dú
印度的旧称。参见「印度共和国」条。
分類:印度译名
《漢語大詞典》:惨毒(慘毒)
(1).残忍狠毒。汉书·陈汤传:“ 郅支 单于 惨毒行於民,大恶通于天。”《水浒传》第一百回:“虽是 张雄 等恶贯满盈, 李俊 这条计策,也忒惨毒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戏珠:“奈何以循良之吏,罹此惨毒,天公之憒憒,不已多乎!”
(2).悲痛怨愤。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窃不愿於圣代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
《漢語大詞典》:瘴毒
瘴气毒雾。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惧以谴死,且虞海山之波雾瘴毒为灾以殞其命。” 宋 叶适 《周镇伯墓志铭》:“ 龙巖 瘴毒深厚。”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分類:瘴气
《國語辭典》:怨毒  拼音:yuàn dú
仇恨、恨恶。《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國語辭典》:毒草  拼音:dú cǎo
有毒的草。比喻持反对意见的思想、言论、作品或人。在中共辞汇中,则指一切批评、反对、怀疑马列思想、共产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的著作或艺术作品。
《漢語大詞典》:毒淫
(1).谓瘴气浸淫。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武溪 多毒淫。” 清 金农 《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
(2).指瘴气浸淫之水。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
分類:瘴气
《漢語大詞典》:毒痡
(1).毒害,残害。书·泰誓下:“作威杀戮,毒痡四海。”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周礼〉非周公书:“ 歆 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 莽 据以毒痡四海。” 明 陆采 《怀香记·定策征吴》:“我想那 孙皓 ,毒痡肆及於无辜,征讨宜加於有罪。”
(2).痛苦。 唐 黄滔 《祭崔补阙》:“ 颜回 先死, 盗跖 后殂,世之灾眚,生之毒痡,愴恨风烛,凄凉隙驹。” 宋 方岳 《读白诗效其体》之三:“右耳听嫠妇,呱呱哭其雏。夫亡仅一女,不自禁毒痡。”
《漢語大詞典》:涂毒(塗毒)
毒害;蹂躏。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綾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富贵’二字,真真把人涂毒!”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三章:“设或不成,则将来野心政治家,尤得肆其妄为,涂毒东亚人民。”
分類:毒害蹂躏
《國語辭典》:腊毒  拼音:xí dú
极毒,毒性很强。《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明。无名氏《运甓记》第八出:「儿,你难道肥甘适口非关节,又谁知腊毒招尤反损名。」
《漢語大詞典》:虿毒(蠆毒)
蠆尾之毒。亦比喻祸害,毒害。周书·晋荡公护传:“ 护 志在无君,义违臣节。怀兹蠆毒,逞彼狼心。”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竞蠆毒於蜂宗,扇梟首於鸟俗。”旧唐书·高适传:“陛下因此履 巴山 、 剑阁 之险,而幸 蜀 中,避其蠆毒,未足为耻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摈斥制外,弹纠司扃,以断蠆毒之尾。”
《國語辭典》:蛊毒(蠱毒)  拼音:gǔ dú
1.以毒物害人。《左传。昭公元年》唐。孔颖达。正义:「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
2.害人的毒饵。
《漢語大詞典》:炎毒
(1).酷热。 唐 杜甫 《雨》诗:“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臺。”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2).指湿热的瘴气。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國語辭典》:毒气(毒氣)  拼音:dú qì
一种武器。用放射器依风力吹送到敌方的有毒气体,或以毒瓦斯弹投送到敌方,而直接或间接杀伤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