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海蛇
虿盆
半边莲
三蛇羹
蝰蛇
金环蛇
佛类词典
四毒蛇
毒蛇
阿难见金为毒蛇
《國語辭典》:海蛇  拼音:hǎi shé
海蛇科的统称。体长三、四尺,头小,眼小,口有毒牙。鼻孔在顶端,尾呈桨状,鼻孔开口于吻背,有瓣膜司开闭,可防止海水入内。
《漢語大詞典》:虿盆(蠆盆)
(1).传说 商纣 时的一种酷刑,置毒蛇、毒虫于坑,放入罪人,任蛇虫咬噬。《武王伐纣平话》卷中:“臣启陛下,臣闻大王亦信 妲己 谗言,置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刑,苦害他人。”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酷虐》:“ 妲己 置蠆盆,令宫女裸浴,观其楚毒以为乐。”
(2).引申为痛苦的环境。《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然而,你在仰首吸那醉人的一丝丝的烟叶的时候,可也想到有在虿盆中展转待拔的人们么?”
《國語辭典》:半边莲(半邊蓮)  拼音:bàn biān lián
植物名。桔梗科山梗菜属,多年生草本,茎纤细,高五至二十公分,略匍匐。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一至四公分,有细锯齿。花单生叶腋,具长梗,开淡红或淡紫色花,花冠长十至十五公厘,不整齐,因花冠裂片并偏一方,似一花之半,故称为「半边莲」。全草可供治蛇毒及疔疮。也称为「半支莲」。
《漢語大詞典》:三蛇羹
广东 名菜。以三种毒蛇肉制成的羹。 大木 《三蛇羹》:“ 广东 香山 一带,多畜蛇为羹。其最毒者,首巨而扁,能挺立而逐人,次则黑白之纹间杂,又次之则纯黑。凡为羹,必合此三蛇,去皮而取其肉,和以五味。”
《漢語大詞典》:蝰蛇
一种毒蛇。有黑斑蝰、白蝰、青蝰等种类。《人民日报》1961.11.11:“研究人员把 广西 常见的眼镜蛇、大眼睛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蝰蛇、百步蛇七种毒蛇的毒液分别提出来,然后在同样的环境下对动物进行试验。”
《漢語大詞典》:金环蛇(金環蛇)
毒蛇的一种。头颈部的背面黑色,全身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环带,毒性大,吃小动物。
四毒蛇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四毒蛇喻地水火风之四大也。涅槃经一曰:「自观己身如四毒蛇。」同二十三曰:「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最胜王经五曰:「如四毒蛇居一箧,此四大蛇性各异。(中略)地水二蛇多沈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异众病生。」
毒蛇
【佛学大辞典】
(譬喻)身之四大,譬如四种之毒蛇,四大增损,害人身如毒蛇也。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毒蛇。」涅槃经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喂饲卧起摩洗其身。(中略)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智度论十二曰:「佛说毒蛇喻经中,有人得罪于王,王令掌护一箧,箧中有四毒蛇。(中略)四毒蛇者四大。」【又】黄金譬如毒蛇。大庄严论六曰:「我昔曾闻,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行。于一田畔见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尔时田中有一耕人,闻佛阿难说有毒蛇,作是念言:我当视之,沙门以何为恶毒蛇?即往其所,见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门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还置家中。其人先贫,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转得富饶。衣食自恣。王家索伺,怪其率富,而纠举之,系在狱中。先所得金,既已用尽,犹不得免。将加刑戮,其人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傍人闻之以状白王,王唤彼人而问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难。恶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于往日在田耕种,闻佛阿难说言毒蛇,是恶毒蛇。我于今者方乃悟解实是毒蛇。」
阿难见金为毒蛇
【佛学大辞典】
(传说)义楚六帖十九曰:「根本律云:佛行,见有宝伏藏,佛曰此毒蛇也。有人得之。被王知,禁夺。阿难白佛言:毒蛇不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