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日渐(日漸)
(1).每天渐进。庄子·人间世:“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 成玄英 疏:“日将渐积之德,尚不能成,况乎鸿范圣明,如何可望也!” 北魏 宗钦 《赠高允诗》之六:“山降则谦,含柔为信。林崇日渐,明升斯进。”
(2).一天一天慢慢地;逐渐。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虎臣 初时并不阻当,行了数日,嫌他行李太重,担悮行期,将他童僕辈日渐赶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皓 日渐衰颓的暮年里,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
《國語辭典》:逐日  拼音:zhú rì
1.追逐日影。
2.比喻马行的快速。《梁书。卷五。元帝本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隋。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昂昂逸骥,逐日千里。」
3.每日、按日。唐。白居易〈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也作「日逐」。
《國語辭典》:日程  拼音:rì chéng
1.一天能达到的路程。宋。李荐〈济南先生师友谈记〉:「尝于所居公署前立一旗,曰占风旗,使人候之,置籍焉,令诸漕纲日程,亦各记风之便逆。」
2.按日排定的工作程序。如:「他心思细密,而且凡事依照日程规划,因此做起事来井井有条,深获大家的推崇与赞赏。」
《國語辭典》:日车(日車)  拼音:rì chē
太阳每天不停运行,所以称为「日车」。一说传说中太阳乘六条龙驾的车。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國語辭典》:排日  拼音:pái rì
天天、每天。宋。朱敦儒〈临江仙。西子溪头〉词:「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经板似粉头排日唤,落叶似官身吊名差。」
《國語辭典》:日课(日課)  拼音:rì kè
1.每日一定的课程。宋。陆游 闷极有作诗:「老人无日课,有兴即题诗。」
2.每日监视、督促。《宋史。卷四六六。宦者列传一。张继能》:「继能日课卒截竹为签,署字其上,且言以备将士记杀获功状,贼闻之甚惧。」
3.逐日徵收所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酒名》:「点检所酒息,日课以数十万计,而诸司邸第及诸州供送之酒不与焉。」
《國語辭典》:小时(小時)  拼音:xiǎo shí
1.幼年的时候。《红楼梦》第五七回:「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
2.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小时有六十分钟。如:「他花了三小时时间才把作业写完。」
《國語辭典》:日给(日給)  拼音:rì jǐ
每日供给、给予。晋。杜预陈农要疏〉:「交令饥者尽得水产之饶,百姓不出境界之内,旦暮野食,此目下日给之益也。」唐。杜甫〈写怀〉诗二首之一:「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
《漢語大詞典》:日蹙
(1).一天比一天紧迫。《周书·晋荡公护传》:“ 季孟 势穷, 伯珪 日蹙,坐待灭亡,鉴之愚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方军势日蹙时,斗愈力。”
(2).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往者 英 人自 印度 入 缅 ,割其西南边要地;近因国中多故,失好於 英 ,有日蹙百里之虞。” 刘伯承 《回顾长征》一:“ 广昌 一战,红军损失很大。从此,‘左’倾路线又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因而完全处于被动,东堵西击,穷于应付,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
《漢語大詞典》:排天
逐日,每天。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二:“问你自己吧,排天半夜三更才落屋,到底是到哪里去了?”
分類:逐日每天
《國語辭典》:日报(日報)  拼音:rì bào
1.逐日呈报。如:「日报表」。
2.每日论罪审判。《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
3.每天出版的新闻报纸。如:「中央日报」、「国语日报」。
《漢語大詞典》:日省
(1).每天考察或省视。大戴礼记·主言:“使有司日省如时考之,岁诱贤焉,则贤者亲,不肖者惧。” 王聘珍 解诂:“省,察也。”新唐书·姚南仲传:“今国人皆曰后陵在邇,陛下将日省而时望焉。”
(2).每天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効 仲尼 之日省兮,苟无所为,虽叹凤而奚悲!”
《國語辭典》:下班  拼音:xià bān
1.末席。唐。孟浩然〈赠萧少府〉诗:「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
2.工作时间结束,离开工作处所。如:「爸爸下班之后,通常直接回家。」
《國語辭典》:日志(日誌)  拼音:rì zhì
日记。如:「填写教室日志是学艺股长的主要工作。」
《漢語大詞典》:日参(日參)
每天上朝参拜。新唐书·百官志三:“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宋史·礼志十九:“ 元丰 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著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