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5,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寿母
母氏
母慈
金母
圣母
漂母
文母
母后
母忧
贤母
继母
母丧
太母
大母
母家
《國語辭典》:寿母(壽母)  拼音:shòu mǔ
1.使其母寿。《诗经。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清。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三四首之三四:「一家寿母红氍拜,最羡君家家庆图!」
2.高寿的母亲。《宋史。卷一三八。乐志十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
3.对他人母亲的尊称。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一。父母类。寿母》:「称人母曰寿母。」
《漢語大詞典》:母氏
(1).母亲。《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又数年, 定 补县学生,将以报母氏之劬劳。”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四:“舅曰舅氏,母曰母氏,并见诗经。所以独母舅称氏者,以母与舅皆他氏故也。其父兄姊妹即不言氏矣。”
(2).特指皇帝母亲的家族。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自 汉 兴,母氏莫不尊宠。”《后汉书·皇后纪下·陈夫人》:“隆 汉 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宠。”
《漢語大詞典》:母慈
(1).母亲慈爱。《书·康诰》“天惟与我民彝” 孔 传:“天与我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唐 杜甫 《遣兴》诗:“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2).指雌性动物对幼仔的爱。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國語辭典》:金母  拼音:jīn mǔ
1.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参见「西王母」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四。西王母传下仕道》:「西王母者,九灵太妙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亦号曰金母元君。」
2.道士炼丹时,放在鼎内的金。
《國語辭典》:圣母(聖母)  拼音:shèng mǔ
1.唐武后的尊号。
2.皇帝生母的尊称。《清会典。卷二七。礼部。仪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为皇太后,圣母为皇太后。」
3.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为「圣母」。十字军与骑士修道会奉其为守护神,并颂《玫瑰经》敬拜。
4.民间信仰称天界的女神。如:「天上圣母」。
《國語辭典》:漂母  拼音:piǎo mǔ
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晋。陶渊明〈乞食〉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國語辭典》:文母  拼音:wén mǔ
本指文王妃太姒。《诗经。周颂。雍》:「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后沿用为太后之称。《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
《國語辭典》:母后  拼音:mǔ hòu
古代皇帝对母亲的称呼。《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
《漢語大詞典》:母忧(母憂)
母亲的丧事。后汉书·徐稺传:“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 宋 苏轼 《熙宁手诏记》:“是岁四月,復除公知諫院,以母忧去官。” 清 方苞 《兵部尚书范公墓表》:“﹝ 康熙 ﹞三十九年秋九月,以母忧回籍,既葬,奉命督修 华家口 运河 。”
分類:母亲丧事
《分类字锦》:贤母(贤母)
诗思齐正义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文王自天性当圣圣亦由母大贤故歌咏其母言文王之圣有所以而然也
分类:
《國語辭典》:继母(繼母)  拼音:jì mǔ
前妻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仪礼。丧服:「继母如母。」《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尚乃继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实不甘。」也称为「后妈」、「后母」、「后娘」。
《国语辞典》:母丧(母丧)  拼音:mǔ sāng
母亲去世。如:「他近遭母丧,神情看起来十分憔悴。」《明史。卷二四一。陈道亨列传》:「遭母丧,家燬于火,僦屋以居。」
《國語辭典》:太母  拼音:tài mǔ
祖母。《称谓录。卷一。祖母。太母》:「《老学庵笔记》,太母,祖母也。」
《國語辭典》:大母  拼音:dà mǔ
1.指祖母。《墨子。节葬下》:「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
2.尊称年老辈高的女丧者。如:「四代大母」、「五代大母」。
3.旧时庶子称父亲的嫡妃。
《漢語大詞典》:母家
(1).母亲的娘家。 唐 韩愈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公讳 儋 ,少依母家 陇西 李氏 ,举止异凡儿。其舅吏部侍郎 季卿 谓其必能再立 郑氏 。”诗·王风·扬之水 宋 朱熹 题解:“今 平王 不能行其威令於天下,无以保其母家,乃劳天子之民,远为诸侯戍守。”
(2).娘家。 鲁迅 《彷徨·祝福》:“ 卫老婆子 叫她 祥林嫂 ,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 潘漠华 《冷泉岩》:“她和那个伙计逃出以后,不久她的母家便知道他俩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