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3,分6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生死
死生
不死
死者
未死
之死
万死
死罪
死亡
老死
死灰
至死
九死
死别
后死
《國語辭典》:生死  拼音:shēng sǐ
1.生存或死亡。《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治晚勿幸大病,生死难保,这事断不能了。」
2.坚持,不顾一切。《金瓶梅》第四一回:「于是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然后作辞上轿。」
《國語辭典》:死生  拼音:sǐ shēng
1.死亡及生存。《易经。系辞上》:「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文选。李康。运命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2.消长、盈亏。《孙子。虚实》:「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3.生命。唐。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4.逝世、死亡。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国语辞典》:不死  拼音:bù sǐ
不灭绝、不死亡。《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
《國語辭典》:死者  拼音:sǐ zhě
死去的人。如:「用花圈献祭死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顾而言曰:『死者可归,谁与入室?』」唐。杜甫石壕吏〉诗:「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分類:死者
《韵府拾遗 纸韵》:未死
高适诗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分类:未死
《韵府拾遗 纸韵》:之死
诗之死矢靡他
分类:之死
《國語辭典》:万死(萬死)  拼音:wàn sǐ
1.重罪当死。《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2.处境极危险。《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國語辭典》:死罪  拼音:sǐ zuì
1.依法应判死刑的罪。《红楼梦》第八一回:「如今闹破了,被锦衣拿住,送入刑部监,要问死罪的了。」《文明小史》第一○回:「他们犯的事未必一定是死罪,不过叫他们回去等兄弟光光面子,那里就会要了他们的命呢?」
2.古人书札或奏疏中常用以谦称自己犯错,表示惶恐的话。《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臣机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三国演义》第九回:「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死罪!死罪!」
《國語辭典》:死亡  拼音:sǐ wáng
丧失生命。《淮南子。泰族》:「君子虽死亡,其名不灭。」《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
《國語辭典》:老死  拼音:lǎo sǐ
因年老而死亡。如:「老死异乡」。
《國語辭典》:死灰  拼音:sǐ huī
1.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比喻人颓丧或枯寂。《庄子。齐物》:「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形容颜色的惨白。《淮南子。修务》:「面若死灰,颜色黴墨。」《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
《國語辭典》:至死  拼音:zhì sǐ
一直到死。如:「至死不悔」、「至死不屈」。
分類:至死
《國語辭典》:九死  拼音:jiǔ sǐ
多次濒临死亡。比喻处于极危险的境地。《楚辞。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宋。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國語辭典》:死别(死別)  拼音:sǐ bié
永别,今生不能再相见。《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自料今生死别了,谁知在此,却得相见。」
分類:死别永别
《漢語大詞典》:后死(後死)
(1).谓死在后,常用作生者自谦之词。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 何晏 集解:“ 文王 既没,故 孔子 自谓后死。”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维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柳亚子 《海宁观潮有作》诗:“我亦廿年惭后死,射潮穿冢两蹉跎。”
(2).指后生小辈。 宋 陈亮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父老 长安 今餘几?后死无讎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