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凌 → 淩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外侮 拼音:wài wǔ
外来的侮辱或侵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晋。潘岳〈离合〉诗:「嫣然以喜,焉惧外侮。」
《國語辭典》:侵凌 拼音:qīn líng
侵犯欺凌。《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明。陆采《怀香记》第三六出:「休得强横,侵凌至不仁,速当退舍,免舆尸溃乱奔。」也作「侵陵」。
《漢語大詞典》:侵欺
(1).侵害欺凌。
《韩非子·解老》:“人君者无道,则内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邻国。” 唐
韩愈 :“德既不能绥怀,威又不能临制,侵欺虏缚,以致怨恨。” 元
《宝严寺圣旨碑》:“不以是何人等,无得於寺内安下,侵欺搔扰作践,及不得将寺僧骑坐马匹夺充铺马。”
(2).侵吞欺骗。 宋
欧阳修 :“及正身已没,配流不在,摊在妻男及干繫人处理索,自来催纳不行者,不以有无侵欺盗用,并特与除放。”
《元典章·户部六·钞法》:“备细数目从实一一计点,打算完备,造账册保结呈省,若有侵欺、失陷、短少,就便枷锁,立限追徵。”
《明律·户律·仓库》:“凡仓库务场局院,库秤斗级,若雇役之人,侵欺借货,移易係官钱粮,并以监守自盗论。”
《漢語大詞典》:震凌
(1).指房屋的摇摇欲坠、破败。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祠记》:“栋宇之必葺也,毋使之震凌;黍稷之必穫也,毋使之秽荒。”
(2).侵凌,欺凌。 明
宋濂 《贞节堂记》:“天地之间有大经决不可废者,犹如闔庐以为居,稻粱以为食,繒布以为服,一日无之,则人事尽失,难以为活,此其故何哉?苟无闔庐,则风雨震凌矣。苟无稻粱,则道殣相望矣。苟无繒布,则手足皸瘃矣。”
《國語辭典》:欺负(欺負) 拼音:qī fù
1.欺骗、背叛。《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唐。
韩愈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
2.欺凌侮辱。《西游记》第三一回:「你这泼猴,其实惫懒!怎么上门子欺负人家!」《红楼梦》第五五回:「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
《漢語大詞典》:陵弱
(1).欺凌弱者。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二:“这座乱坟山倒是一块自由平等的国土……这里的居邻尽是些同等的分子,所谓陵弱欺贱的现象,大约是一定不会有的。”
(2).逐渐衰弱。 梁启超 《变法通议》二:“又如 西班牙 、 荷兰 ,三百年前,属地徧天下,而内治稍弛,遂即陵弱,国度夷为四等。”
《國語辭典》:欺侮 拼音:qī wǔ
欺凌侮辱。宋。
陆游 〈〉:「悲哉秦人真虎狼,欺侮六国囚侯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当我落拓的时候,也不知受尽多少人欺侮。」
《漢語大詞典》:取侮
招致欺凌、侮辱。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一:“在 滇 诸司,当无事时,或有取侮之隙;及有事时,亦鲜御侮之才。”
《國語辭典》:凌逼 拼音:líng bī
欺压迫害。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挨千般打拷,万种凌逼。」
《漢語大詞典》:威凌
以威势相欺凌。《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及观其威凌 汉 族,则其虐不减於御 苗 。”
《漢語大詞典》:暴长(暴長)
(1).欺凌年岁大的人。:“ 匈奴 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 颜师古 注:“谓其俗贵少壮而贱长老也。”
(2).急遽生长。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野木生朝而暴长。” 宋
方凤 《物异考·木异》:“ 灵帝 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餘,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鬚髮皆备。”
(3).同“ 暴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施水》:“盖夏水暴长, 施 ( 施水 )合于 肥 ( 肥水 ),故曰 合肥 也。”
《魏书·任城王澄传》:“既而遇雨, 淮水 暴长,引归 寿春 。”
《漢語大詞典》:陵辱
欺凌侮辱。 晋
石崇 《王明君辞》:“父子见陵辱,对之慙且惊。”
《宋书·五行志二》:“是年三月, 王敦 有 石头 之变,二宫陵辱,大臣诛死。” 清 陈天华
《警世钟》:“又 梁钦差 的兄弟,也被 美国 的巡捕陵辱一番,不敢作声。”
《漢語大詞典》:暴残(暴殘)
(1).残暴。
《墨子·非儒下》:“意暴残之国也,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
(2).指残暴的人。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一个 汤伊尹 除佞奸,一个 姜太公 伐暴残。”
(3).欺凌残害。 唐
柳宗元 :“恶者王孙兮善者猨,环行遂植兮止暴残。” 宋
欧阳修 :“ 潮州 自 五代 时, 刘氏 暴残其民。”
《漢語大詞典》:欺慢
欺凌轻慢。 汉
荀悦 《申鉴·时事》:“事枉而难实者,欺慢必众,奸譌必作,争讼必繁。”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 智氏 怪你主人会间不辞而去,好生欺慢,因此称兵见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