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贴晕(貼暈)
(1).红色靶心。贴、晕均指靶心。
(2).指泛现黄色。晕,谓色彩四周模糊。 宋 方夔 《初夏杂兴》诗之一:“肥梅贴晕麦摇芒,四月山居取次凉。”
《漢語大詞典》:迷淡
景物模糊浅淡。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秋况消踈,远村迷淡。”
《漢語大詞典》:暝茫
模糊不清貌。 明 杨慎 《雨夕梦安公石张习之觉而有述因寄》诗:“欢娱渐迢递,晤语落暝茫。”
分類:模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茫漠
(1).广阔无边。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 斯拉夫 民族居 欧洲 之东北部,而 俄罗斯 实其代表也。其所宅者,茫漠无涘之平原也。”
(2).模糊,迷茫。 叶圣陶 《火灾·旅程的伴侣》:“偶然有几株小树,缀着鲜艳的红叶,闪在几丛落叶将半的树后,使我起茫漠的美感。” 沙汀 《淘金记》十五:“定一定神,于是她转脸向神气有点茫漠的 刘二 。”
(3).漠不关心的样子。 沙汀 《闯关》九:“ 余明 从炕上跳下来。接着走向故意显出一副茫漠神气,好像什么都不关心的 左嘉 。”
《漢語大詞典》:刓隐(刓隱)
谓因磨损而模糊不清。新唐书·宇文融传:“时天下户版刓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閭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不能制。”
《国语辞典》:蚀泐(蚀泐)  拼音:shí lè
照相与印刷技术未发明以前,碑刻因捶拓无度而字迹逐渐模糊崩损,称为「蚀泐」。
《国语辞典》:算什么(算什么)  拼音:suàn shén me
被当成什么。指名分、地位、立场模糊。《红楼梦》第一五回:「秦钟连忙起来,抱怨道:『这算什么!』」《文明小史》第三○回:「赵翰林道:『这算什么?前年的时候,不是有人门上插了外国的顺民旗子吗?』」
《漢語大詞典》:杳蒙
同“杳濛”
迷茫,模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杳濛
迷茫,模糊不清。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光景闪烁倏忽异,云烟鬼怪芃杳濛。”
《漢語大詞典》:运眩(運眩)
眼花。谓看东西模糊不清。运,通“ 晕 ”。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 商 敦 周 彝……陈列 天禄 石渠 间,人见之者,双目輒运眩。”
《漢語大詞典》:慌罔
模糊不清。文选·左思〈吴都赋〉:“芒芒黖黖,慌罔奄欻。” 刘良 注:“慌罔,不明貌。”
《漢語大詞典》:幎历(幎歷)
模糊,迷离。
分類:模糊迷离
《國語辭典》:麻醉  拼音:má zuì
1.医学上为便于施行外科手术,或其他剧痛的处置,而使用药物诱生局部性或全身性丧失感觉的方法。
2.比喻利用某种方式,使某方面的意识模糊,藉以忘掉伤痛。如:「自从母亲因车祸去世,他就经常喝酒来麻醉自己。」
《漢語大詞典》:曼漶
模糊不清,不分明。汉书·扬雄传下:“为其泰曼漶而不可知,故有《首》《衝》《错》……十一篇。”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曼音满。’曼漶,不分别貌,犹言濛鸿也。”
《漢語大詞典》:冥芒
模糊不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故 傅逮 《述游赋》曰:‘出北 蓟 ,歷 良乡 ,登 金臺 ,观 武阳 ,两城辽廓,旧迹冥芒。’”
《國語辭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拼音: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昏昏,愚昧无知。昭昭,明晓通达。全句指用自己的蒙昧无知,去指导人,想要使人明白通达。《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