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势相(勢相)
模样,样子。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三折:“儘着你风流情况,做出些轻狂势相。”
分類:势相模样
《國語辭典》:人形  拼音:rén xíng
人的形体。如:「民间故事中,道行高深的狐狸精可任意化为人形,叫人难辨真伪。」
《國語辭典》:变相(變相)  拼音:biàn xiàng
1.本质没变而外在形式或方法改变。如:「变相加价」、「变相剥削」。
2.经过变化后,产生的许多不同的相貌、型式。《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又因这感动力所及之处与那本地的应动力相交,生出种种变相,莫可纪述,所以各宗教家的书总不及儒家的易经为最精妙。」
3.将佛经描述的故事,图绘成画,以便传播佛法。变相曾流行于古印度及中国六朝、隋、唐之际。《五灯会元。卷一。弘忍大满禅师》:「其壁本欲令处士卢珍绘楞伽变相,及见题偈在壁,遂止不画,各令念诵。」
《國語辭典》:样子(樣子)  拼音:yàng zi
1.外貌、模样。《儒林外史》第四○回:「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学问虽未学成,样子却早已改变了。」也作「样儿」。
2.款式、花样。《红楼梦》第六三回:「砚台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样子,忘记了收的。」
3.可作为典范、标准的事物。《朱子语类。卷九○。祭》:「如今要知宗法祭祀之礼,须是在上之人先就宗室及世族家行了,做个样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汤、武不合做了这个样子,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强大,春秋之世,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臣弑其君的也有,子弑其父的也有。」
4.表示约略的用语。如:「那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样子。」
《國語辭典》:阿郎  拼音:ā láng
主人。《太平广记。卷七六。田良逸蒋含弘》:「使还曰,报汝阿郎,勿深忧也。」
《國語辭典》:体格(體格)  拼音:tǐ gé
1.身体的发育情形和健康状况。如:「体格检查」、「体格强壮」。《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赀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2.诗文的体例格调。如:「此诗体格高逸。」
3.体态。《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國語辭典》:体态(體態)  拼音:tǐ tài
姿势、形态。如:「体态高雅」、「体态轻盈」。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拨下的配偶。」
《國語辭典》:榜样(榜樣)  拼音:bǎng yàng
模范。《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红楼梦》第五五回:「正要找几件利害事与有体面的人来开例作法子,镇压与众人作榜样呢!」
《国语辞典》:急相  拼音:jí xiàng
急躁焦虑的模样。如:「他一脸急相,坐立不安,不知在烦恼什么?」
《漢語大詞典》:麋鹿姿
山野人的模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八:“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
分類:模样
《國語辭典》:腔调(腔調)  拼音:qiāng diào
1.乐曲的声律。《儒林外史》第六回:「一个吹箫,一个打鼓,在厅上滴滴打打的,总不成个腔调。」
2.说话的声音和语调。《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
《漢語大詞典》:沙势(沙勢)
犹模样,样子。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这的是甚所乔为,直吃的恁般沙势!”参见“ 势沙 ”、“ 势煞 ”。
分類:模样
《國語辭典》:躯老(軀老)  拼音:qū lǎo
身体、身段。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有那千般不实乔躯老,有万种虚嚣歹议论断不了风尘。」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怎觑那乔躯老,屈脊低腰,款那步轻抬脚。」
《漢語大詞典》:室制
宫殿、屋宇的规模样式。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古之宫室,与后世异。议礼之家,必欲强后代之仪节,就古人之室制。”
《國語辭典》:样范(樣範)  拼音:yàng fàn
样式、模范。《西游记》第三三回:「师父,你这葫芦长大,有样范,好看。」《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当年迟先生买了多少的傢伙,都是古老样范的,收在这楼底下几张大匮里,而今连匮也不见了!」
分類:模样式样
《漢語大詞典》:绝样(絶樣)
极好的模样。 明 邵璨 《香囊记·说亲》:“奴家容貌胜 王嬙 ,絶样。为媒説合最强梁,的当。”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生]那妇人老也小?[道]也不过十七八岁,一法生得絶样的。”
分類:极好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