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闻样(聞樣)
犹模样。《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或经营、或工巧,闻样尖新呈妙好。” 蒋礼鸿 通释:“中古音微纽明纽不分,现代 浙江 方音嗅气的‘闻’仍读明纽,‘闻样’也是模样。”
分類:模样
《國語辭典》:德性 拼音:dé xìng
1.自然至诚的本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唐。孔颖达。正义:「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2.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3.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2.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3.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國語辭典》:样子(樣子) 拼音:yàng zi
1.外貌、模样。《儒林外史》第四○回:「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学问虽未学成,样子却早已改变了。」也作「样儿」。
2.款式、花样。《红楼梦》第六三回:「砚台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样子,忘记了收的。」
3.可作为典范、标准的事物。《朱子语类。卷九○。祭》:「如今要知宗法祭祀之礼,须是在上之人先就宗室及世族家行了,做个样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汤、武不合做了这个样子,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强大,春秋之世,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臣弑其君的也有,子弑其父的也有。」
4.表示约略的用语。如:「那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样子。」
2.款式、花样。《红楼梦》第六三回:「砚台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样子,忘记了收的。」
3.可作为典范、标准的事物。《朱子语类。卷九○。祭》:「如今要知宗法祭祀之礼,须是在上之人先就宗室及世族家行了,做个样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汤、武不合做了这个样子,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强大,春秋之世,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臣弑其君的也有,子弑其父的也有。」
4.表示约略的用语。如:「那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样子。」
《國語辭典》:体格(體格) 拼音:tǐ gé
1.身体的发育情形和健康状况。如:「体格检查」、「体格强壮」。《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赀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2.诗文的体例格调。如:「此诗体格高逸。」
3.体态。《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诗文的体例格调。如:「此诗体格高逸。」
3.体态。《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