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2,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清楚
楚馆
楚王宫
捶楚
诅楚
楚王台
楚萍
楚制
楚音
苦楚
张楚
苌楚
江楚
楚郊
楚璞
《國語辭典》:清楚  拼音:qīng chǔ
1.清晰明白。《红楼梦》第五五回:「连吴姐姐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老残游记》第二回:「因为人太多了,所以说的甚么话都听不清楚。」
2.整齐洁净。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二九出:「善才姐,你做了仙娥,消瘦甚的?俺说道院清楚,胜却人间多少。」
3.整理洁净。《英烈传》第六回:「你把这柴乱堆乱塞,倒要我们替你清楚,你独自在此耍子!」
4.清秀齐整。《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且是生得清楚,在房内茶饭针线。」《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看那女子,人物清楚,比门前站的,更胜几分。」
5.了解。如:「我很清楚他的为人。」
《國語辭典》:楚馆(楚館)  拼音:chǔ guǎn
1.楚地的馆舍。泛指旅舍。宋。赵抃 和戴天使重阳前一夕宿长沙驿诗:「楚馆夜衾凉,离人念故乡。」《金瓶梅》第五九回:「舞回明月坠秦楼,歌过行云遮楚馆。」
2.楚襄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的仙馆。见《文选。宋玉。高唐赋》。一说为楚灵王为细腰美人所建的章华宫。后用为歌榭妓院的代称。
分類:馆舍旅舍
《國語辭典》:楚馆秦楼(楚館秦樓)  拼音:chǔ guǎn qín lóu
楚馆,歌榭妓院的别名。参见「楚馆」条。秦楼,妓馆的别名。参见「秦楼」条。楚馆秦楼泛指供人寻欢作乐的场所。多用来指妓院。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选甚楚馆秦楼,长是偎红倚翠。」《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何不去花街柳巷,楚馆秦楼,畅饮酣歌?」也作「秦楼楚馆」。
《漢語大詞典》:楚王宫
(1). 楚王 之宫。在 郢 都。 唐 刘希夷 《春女行》:“忆昔 楚王宫 ,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2). 楚王 之宫。在 四川省 巫山县 西 阳台 古城内。相传 襄王 所游之地。 唐 皇甫冉 《巫山峡》诗:“ 巫峡 见 巴 东,迢迢出半空。云藏 神女馆 ,雨到 楚王宫 。” 前蜀 韦庄 《送李秀才归荆溪》诗:“ 楚王宫 去 阳臺 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宋 陈亮 《小重山》词:“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 楚王宫 。”
《國語辭典》:捶楚  拼音:chuí chǔ
一种用木杖鞭打的古代刑罚。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唐。蒋防《霍小玉传》:「尔后往往暴加捶楚,备诸毒虐,竟讼于公庭而遣之。」也作「棰楚」、「箠楚」。
《漢語大詞典》:诅楚(詛楚)
见“ 诅楚文 ”。
《國語辭典》:诅楚文(詛楚文)  拼音:zǔ chǔ wén
战国秦昭襄王诅祝楚怀王的祷辞,凡三篇,其名为「巫咸文」、「大沉厥湫文」、「巫驼文」。内容皆为战国时代秦昭襄王在神明面前宣告楚怀王的罪行,请求神明降祸给他的文字。三石字数稍有参差,文句大抵相同。相传于北宋间出土,但后人疑为伪托。
《漢語大詞典》:楚王台(楚王臺)
(1).台名。即 阳台 。在 四川省 巫山县 ,相传为 楚襄王 梦遇神女处。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暂留 鱼復浦 ,同过 楚 王臺 。” 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 楚宫 ,在 巫山县 西二百步 阳臺 古城内,即 襄王 所游之地。”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诗:“城边 宋玉 宅,峡口 楚王臺 。” 清 高咏 《归舟作》诗:“ 江 上羣山拥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
(2).台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内。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城内 楚王臺 设有军械局。”亦称“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吴醒汉 等整队赴 楚望臺 ,补充子弹,佔领 蛇山 。”
《漢語大詞典》:楚萍
见“ 楚江萍 ”。
《漢語大詞典》:楚江萍
《孔子家语·致思》载, 楚王 渡江,见物大如斗,圆而赤,取之,使人往 鲁 问 孔子 。 孔子 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能获焉。”后因以“楚江萍”喻吉祥而罕见难得之物。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荣华贵少壮,岂食 楚 江萍!” 宋 梅尧臣 《答宣阗司理》诗:“便言 楚 江萍,光彩牟旭日。”亦省称“ 楚萍 ”。 唐 苏味道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风摇 蜀 柹下,日照 楚 萍开。” 唐 杜甫 《独坐》诗之一:“暖老思 燕 玉,充饥忆 楚 萍。”《宋史·乐志十三》:“舞佾方更进,朝阳上 楚 萍。”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序》:“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 楚 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 莒 鼎。”
《漢語大詞典》:楚制(楚製)
亦作“ 楚制 ”。
(1). 楚 服的形制。衣较短。汉书·叔孙通传:“ 通 儒服, 汉王 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 楚 製, 汉王 喜。” 颜师古 注:“製,谓裁衣之形製。”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辞》之一:“ 吴 刀 楚 制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战国策·秦策五“ 不韦 使 楚 服而见” 宋 鲍彪 注:“以王后 楚 人,故服 楚 製以説之。”
(2).专指武士之服。 唐 白行简 《垂衣治天下赋》:“ 楚 製者分閫而守封,缝掖者坐帷而论古。”
见“ 楚製 ”。
分類:武士形制
《漢語大詞典》:楚音
楚 地的音乐。 宋 苏轼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风流 贺监 常 吴 语,憔悴 钟仪 独 楚 音。”参见“ 楚奏 ”。
分類:音乐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传·成公九年载, 楚 锺仪 被俘,囚于 晋 。 晋侯 命 仪 奏琴, 仪 操南音。 晋 大臣 范文子 说, 锺仪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 楚 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寃痛,谁怜 楚 奏哀!” 明 高启 《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
《國語辭典》:苦楚  拼音:kǔ chǔ
痛苦。《三国演义》第七六回:「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城中无粮,甚是苦楚。」也作「苦痛」。
《漢語大詞典》:张楚(張楚)
(1). 秦 末农民起义领袖 陈胜 建立的政权,号为 张楚 ,取张大 楚国 之意。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乃立为王,号为 张楚 。” 司马贞 索隐引 李奇 云:“欲张大 楚国 ,故称 张楚 。”
(2). 宋 时 张邦昌 在 金 人扶持下建立的伪政权,国号 楚 ,故称 张楚 。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 金 人曰:‘ 黄河 以南,知有 张楚 而已,不知有 宋 也。’”
《國語辭典》:苌楚(萇楚)  拼音:cháng chǔ
杨桃的别名。参见「杨桃」条。
《骈字类编》:江楚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 磬音多风飙,声韵闻江楚。
《漢語大詞典》:楚郊
指 楚 地。 唐 李峤 《雉》诗:“ 楚 郊疑凤出, 陈寳 若鸡鸣。” 唐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诗:“德业悬 秦 镜,威声隐 楚 郊。” 唐 胡曾 《咏史诗·召陵》:“ 小白 匡 周 入 楚 郊, 楚王 雄霸亦咆哮。”
分類: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献给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尧臣 《度支苏才翁挽词》诗之二:“盛世虽多士,唯公与众殊。高才飞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争持 楚 璞模。”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军咨见寄》诗:“知音竟为谁,四海嗟惸惸。 齐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诗:“球府集苍蝇,一滴緇 楚 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