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现案
刚发生不久的案件;现行案件。例如:现案拖成了老案。
《國語辭典》:现场(現場)  拼音:xiàn cháng
1.事故发生的地点。如:「火灾的现场一片紊乱。」
2.正当其时、其地。如:「现场表演」、「现场拍卖」。
《漢語大詞典》:刑事案件
为追究刑事责任而由司法机关立案处理的案件。在我国,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漢語大詞典》:新讼(新訟)
刚投控的诉讼案件。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
《国语辞典》:没头案子(没头案子)  拼音:méi tóu àn zi
查不出罪犯的案件。如:「刑事组手上还有数十件没头案子尚未结案。」
《国语辞典》:司法独立(司法独立)  拼音:sī fǎ dú lì
司法机关或法官在审判案件时,依据法律独立审判,而不受任何干涉或胁迫,称为「司法独立」。
《国语辞典》:确定判决(确定判决)  拼音:què dìng pàn jué
法院对民、刑事诉讼案件的判决,如果情况是依法不得上诉,或已过上诉期限,或当事人舍弃上诉,撤回上诉,其判决已发生确定力,不得再行变更,称为「确定判决」。
《国语辞典》:非常审判(非常审判)  拼音:fēi cháng shěn pàn
军事审判程序中,对案件判决确定后,发见判决违法的一种救济途径,性质相当于刑事诉讼法中的非常上诉。
《国语辞典》:高等法院  拼音:gāo děng fǎ yuàn
审理由地方法院上诉案件,以及内乱、外患和妨害国交之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等之司法机关。简称为「高院」。
《国语辞典》:竞合现象(竞合现象)  拼音:jìng hé xiàn xiàng
某一行为或案件,可能因法律规定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符合多数法规的现象。如被告住所在甲地,居所在乙地,而在丙地犯罪,依法此三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但依法则仅能有一个判决,此即管辖权相竞合现象。
《国语辞典》:积案如山(积案如山)  拼音:jī àn rú shān
形容未处理的公文或案件极多,堆积像山一样高。如:「由于业务、会议繁多,主管桌上的公文常积案如山。」
《国语辞典》:交通法庭  拼音:jiāo tōng fǎ tíng
法院为处理道路交通案件所设置的法庭。依照规定,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均应设置交通法庭,并得为专庭或指定专人办理,以便利道路交通案件的处理。
《国语辞典》:马上办中心(马上办中心)  拼音:mǎ shàng bàn zhōng xīn
一种快速为民众办理各种申请案件的服务机构。
《国语辞典》:一面儿官司(一面儿官司)  拼音:yī miàn ér guān si
指某一方的种种条件都不敌对方,毫无招架之力的诉讼案件。如:「这种一面儿官司,打赢了也应哀矜勿喜。」
《国语辞典》:不受理判决(不受理判决)  拼音:bù shòu lǐ pàn jué
指依《刑事诉讼法》第303条规定,案件已提起公诉、对被告无审判权等情况时,法院依法认定诉讼关系不发生或消灭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