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胁底下插柴(脅底下插柴)
同“ 肋底下插柴 ”。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兀良胁底下插柴内忍,全不想冰雪堂无事哏。”
《国语辞典》:瘦骨如柴  拼音:shòu gǔ rú chái
十分削瘦的样子。宋。杨万里〈武陵春。长铗归乎踰十暑〉词:「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出:「我千辛万苦有甚疑猜,可不道我脸儿黄、瘦骨如柴。」也作「骨瘦如柴」、「骨瘦如豺」。
《国语辞典》:乾柴烈火  拼音:gān chái liè huǒ
本指乾燥的柴薪遇到炽烈的火焰,易使火势旺盛。常比喻男女欢洽情浓。也作「烈火乾柴」。
《国语辞典》:老树枯柴(老树枯柴)  拼音:lǎo shù kū chái
比喻年纪大,青春年华已逝。如:「韶光飞逝,转眼大家已是老树枯柴了。」
《国语辞典》:柴可夫斯基  拼音:chái kě fū sī jī
Peter Ilyitch Tchaikovsky
人名。(西元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佛特基斯克。初从卢宾斯坦习管弦乐,后在莫斯科音乐院教授作曲。偏爱抒情或感情强烈的表现,作品以旋律优美取胜,有清唱剧快乐颂,交响曲冬之梦、悲怆,小提琴曲忧郁小夜曲,钢琴曲四季,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等。也译作「柴高夫斯基」。
《国语辞典》:要作神仙眷属,先作柴米夫妻(要作神仙眷属,先作柴米夫妻)  拼音:yào zuò shén xiān juàn shǔ,xiān zuò chái mǐ fū qī
(谚语)指夫妻要能和睦相处,往往需先经过共患难的日子。如:「俗语说的好:『要作神仙眷属,先作柴米夫妻』,如果连这种小小的打击都承受不住,将来怎么一起过日子呢?」
《国语辞典》:当家才知柴米价(当家才知柴米价)  拼音: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谚语)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难。《西游记》第二八回:「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
《国语辞典》:当家方知柴米贵(当家方知柴米贵)  拼音:dāng jiā fāng zhī chái mǐ guì
(谚语)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难。如:「当家方知柴米贵,如今你终于知道要多加考量了吧!」也作「当家才知柴米价」。
《国语辞典》:胸中柴棘  拼音:xiōng zhōng chái jí
形容人内心险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国语辞典》:柴心儿(柴心儿)  拼音:chái xīn ér
缺乏水分、油分等,如同柴心一般乾涩。如:「柴心儿萝卜」。
《国语辞典》:倒了柴  拼音:dǎo le chái
丢脸、出丑。《金瓶梅》第六○回:「大官人,你看花子自家倒了柴,说他是花子。」也作「倒了架」。
分类:丢脸出丑
《国语辞典》:柴寮  拼音:chái liáo
积聚木柴的地方。《六部成语注解。工部》:「柴寮,积柴之所也。」
分类:积聚木柴
《国语辞典》:安全火柴  拼音:ān quán huǒ chái
用红燐制成的火柴,无毒,今多用之。
分类:火柴
《国语辞典》:柴达木河(柴达木河)  拼音:chái dá mù hé
河川名。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青海西南。源出札逊池,西北流,沿途纳入乌兰乌苏、布隆吉尔等河,汇为达布逊湖。为青海省最大的内陆河。
《国语辞典》:柴荒米贵(柴荒米贵)  拼音:chái huāng mǐ guì
形容生活必需品匮乏,价格飞涨。《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如今柴荒米贵,我这日子度得苦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