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络头(絡頭)  拼音:luò tóu
套在马、驴等牲畜头上,以便控禦牲畜的器具。唐。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也称为「笼头」。
《漢語大詞典》:双角(雙角)
(1).两只角。 唐 储光羲 《述韦昭应画犀牛》诗:“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唐 王建 《荆门行》:“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2).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头顶上的两束发髻。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 吴 童控马衔。”
《漢語大詞典》:不栉(不櫛)
(1).不束发。栉,古代男子束发用的梳篦。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冠者不櫛,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 陈澔 集说:“不櫛,不为饰也。” 唐 岑参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诗:“池上卧烦暑,不櫛復不巾。”
(2).“ 不櫛进士 ”的省称。 徐嘉 《论诗绝句》之四:“家有 左芬 夸不櫛,栖鸦流水 阿男 诗。”
(3).谓落发为僧。 宋 苏舜钦 《赠释秘演》诗:“伤哉不櫛被佛缚,不尔烜赫为名卿。”
《漢語大詞典》:解簪
(1).解去束发之簪。谓就寝。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难期献蠒於春昼,不忍解簪於日暮。”
(2).解去簪缨。谓仕途失宠。 清 唐孙华 《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一:“西风萧瑟动秋林,忽有邮书报解簪。”
《国语辞典》:会弁(会弁)  拼音:kuài biàn
束发之冠。《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分类:束发
《國語辭典》:磨笄  拼音:mó jī
笄,簪子。战国时赵国代王的妻子,遥闻其夫被杀,磨尖发簪自尽。见《吴氏春秋。孝行览。长攻》。后比喻自杀。
《漢語大詞典》:囚首
(1).头发蓬乱,形同囚犯。 明 何景明 《何子·严治》:“毁冠而囚首,人不让席矣。”
(2).指不束发。 陈衍 元诗纪事·陈孚:“家居囚首,见客乃巾。”参见“ 囚首丧面 ”。
《國語辭典》:囚首丧面(囚首喪面)  拼音:qiú shǒu sāng miàn
丧面,如居丧一样不洗脸。囚首丧面形容人仪容不整、肮脏的样子。宋。苏洵 辨奸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也作「囚首垢面」。
分類:囚犯居丧
《漢語大詞典》:笄总(笄總)
谓插笄束发。亦借指成年。礼记·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櫛縰笄总。” 郑玄 注:“总,束髮也。” 孔颖达 疏:“笄者,著縰既毕,以笄插之。”南史·王思远传:“ 景素 女废为庶人, 思远 分衣食以相资赡。年长,为备笄总,访求素对,倾家送遣。” 明朱鼎《玉镜台记·刺绣》:“日上纱窗,对菱花笄总,双蛾浓画,轻拂罗衫。”
分類:束发成年
《漢語大詞典》:髽首
(1).以麻束发。《淮南子·齐俗训》:“ 三苗 髽首, 羌 人括领,中国冠笄, 越 人劗髮,其於服一也。” 高诱 注:“髽,以枲束髮也。”
(2).以麻束发的人。古时借指蛮夷或蛮夷之邦。 晋 左思 《魏都赋》:“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 魏 闕。”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离身 反踵 之君,髽首 贯胸 之长,屈膝厥角,请受缨縻。” 清 张澍 续黔书·小蟹:“ 黔 为 鬼方 ,即无肠公子,郭索横行,彼髽首鐻耳之伦,且易而玩之矣。”
分類:束发蛮夷
《漢語大詞典》:青攒(青攢)
束发紫金冠。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鐘鼓司﹞凡圣驾朝圣母回,及万寿圣节,冬至年节,陞殿回宫,皆穿有补红帖里,头戴青攒,顶缀五色绒,在圣驾前作乐。”
分類:束发
《漢語大詞典》:始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谓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束发,进入婚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女:“ 宣城 诸生 罗愷 妻 孙氏 ,年始笄,遇兵乱,从姑避山中松下。”参见“ 及笄 ”。
《國語辭典》:及笄  拼音:jí jī
笄,发簪。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后世遂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國語辭典》:总丱(總丱)  拼音:zǒng guàn
丱,小孩束发成两角的样子。总丱指童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
《漢語大詞典》:角丱
古代童稚束发为两结,状如角,称“角丱”。《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注:“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穉也。”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亦以借指童时。 明 汤显祖 《大司马新城王公祖德赋》:“高文以就,角丱而起。”参见“ 总角 ”。
分類:童稚束发
《國語辭典》:总角(總角)  拼音:zǒng jué
比喻童年。旧时未成年男女,编扎头发,形如两角,称为「总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儒林外史》第八回:「便是小侄们闻了表兄讣音,思量总角交好,不想中路分离,临终也不能一别。」
《漢語大詞典》:边子(邊子)
(1).束发的带子。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郭大郎 取下头巾,除下一条鏖糟臭油边子来,教 王婆 把去做回定。” 清 王逋 《蚓庵琐语》:“又男子蓄髮未冠之先,未顶网巾,先用边子,自前至后,系束首髮,名曰边子勒头。”
(2).犹边人。
(3).边缘。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她穿一件新青布罩褂,下边露出旧棉袄的破烂的边子。” 陈登科 《活人塘》五:“只要我有一口气,如让敌人冲进我的战壕边子,你砍我的头。”
《漢語大詞典》:缁撮(緇撮)
即缁布冠。其制小,仅可束发髻。《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朱熹 集传:“緇撮,緇布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