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10,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断机
机阱
机阱
停机
戎机
机声
支机石
机谋
机缄
道机
机深
机轴
大机
气机
机权
《漢語大詞典》:断机(斷機)
断织。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断机每念 軻 亲。”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李圭如》:“至晚间其母於灯下课读,不必画地断机,自能殷勤发愤也。”参见“ 断织 ”。
《國語辭典》:断织(斷織)  拼音:duàn zhī
1.孟子幼时求学不长进,孟母于是截断织布机上还未织成的布,以警惕他求学不可半途而废。典出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一。母仪。邹孟轲母》。比喻母亲督子勤学。唐。骆宾王〈上衮州张司马启〉:「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也作「断机」。
2.东汉乐羊子离妻求学,半途而返,其妻遂断纺织机上的布,劝勉其夫专心向学。典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传》。比喻妻子劝夫勤学。
《漢語大詞典》:机阱(機穽)
(1).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有一穷鸟,戢翼原野。罼网加上,机穽在下。” 李贤 注:“机,捕兽机槛也。穽,穿地陷兽。”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逸麟逍遥大荒之表,故无机穽之祸。” 宋 秦观 《盗贼上》:“故捕虎之术,必先设机穽,旁置网罟。”
(2).比喻险境或坑害人的圈套。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世间机穽知难避,往者图书可自箴。” 明杨珽《龙膏记·修郄》:“生平笑里藏机穽,么么小辈敢相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夫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穽万端,由斯隐伏。”
《漢語大詞典》:机阱(機阱)
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六:“近若曾祖暨先人三世,非其道不妄言,以视平地如履机阱,审而后发,安而后为。”明史·舒化传:“今命之刺访,将必开罗织之门,逞机阱之术,祸貽善类,使人人重足累息,何以为治。”
《漢語大詞典》:停机
将飞机降落停放在指定或便于飞走的地方
停止印刷
《國語辭典》:戎机(戎機)  拼音:róng jī
机密性的军事行动,或上级指示的军事机宜。《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唐。杜甫 遣愤诗:「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漢語大詞典》:机声(機聲)
(1).机弩发矢声。文选·潘岳〈射雉赋〉:“倒禽纷以迸落,机声振而未已。” 徐爰 注:“禽被箭跃起而反落,弩声犹未歇,言其矢来疾也。”
(2).织机声。 唐 孟郊 《离思》诗:“迴织别离字,机声有酸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洪稚存 太史 亮吉 ,幼孤贫,母太夫人教之读书……太史贵后,绘《机声灯影图》,徧求名辈诗笔表扬。”
(3).飞机声。 巴金 《军长的心》一:“后来我听见熟悉的机声了。声音越来越近,好像敌机就在我们的头上一样。”
《漢語大詞典》:支机石(支機石)
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太平御览卷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集林》:“昔有一人寻 河 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 严君平 ,云:‘此支机石也。’”一说,其人为 汉 代 张骞 ,谓 骞 奉命寻找 河 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 骞 。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 成都 卖卜人。” 明 何景明 《七夕》诗:“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清 赵翼 《夜坐》诗:“浪説支机石,谁乘犯斗槎?”亦省作“ 支机 ”、“ 支石 ”。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七夕》:“空接 灵臺 下,方恧辨支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支石还投。”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
《國語辭典》:机谋(機謀)  拼音:jī móu
1.机密要政。《梁书。卷三八。朱异传》:「异代掌机谋,方镇改换,朝仪国典,诏诰敕书,并兼掌之。」
2.计策、谋略。唐。张乔〈赠棋僧侣〉诗:「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张主管听了心中道:『中我机谋了!』」
《國語辭典》:机缄(機緘)  拼音:jī jiān
1.闭藏。《庄子。天运》:「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唐。成玄英。疏:「机,关也;缄,闭也。」
2.气运的变化。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览明达之抚运,乘机缄而理默。」
《漢語大詞典》:道机(道機)
(1).谓出尘修道的灵机。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唐 刘禹锡 《裴祭酒尚书见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早宦閲人事,晚怀生道机。”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洗尽尘缘莫痴迷,须信虚无是道机。”
(2).谓触发其憬悟某一道理的因由。 唐 权德舆 《暮春陪诸公游龙沙熊氏清风亭》诗序:“或澄波浄緑,相与无际,或孤烟归云,明灭变化,耳目所及,异乎人寰,志士得之为道机,诗人得之为佳句。” 宋 张咏 《声赋》:“口吻之启,义於厥功,道机之张,腾凌鸿濛……万类听之,如懵而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
《漢語大詞典》:机深(機深)
心计深密。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屏束学术,宣敷条教,物薄人浇,机深穽巧,宽则致侮,严则取誚。”明史·赵锦传:“今 言 诛,而 嵩 得播恶者, 言 刚暴而疏浅,恶易见, 嵩 柔佞而机深,恶难知也。”
分類:心计深密
《國語辭典》:机轴(機軸)  拼音:jī zhóu
1.本指弩牙和车轴。比喻重要、关键的地位。《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2.比喻重要职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谗险》:「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诛。」
3.比喻诗文的风格构思。宋。刘过〈水调歌头。文采汉机轴〉词:「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4.织布机上捲布的机件。
《漢語大詞典》:大机(大機)
(1).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至弱当至彊,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云云救郑楚子使椒来聘》:“此夷夏盛衰之大机也。”
(2).国家的机要事务。新唐书·权德舆传:“帝又自用 李絳 参赞大机。”
(3).佛教语。真谛,精义。《古尊宿语录》卷十九:“出门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 百丈海 得其大机。”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大机大用君已传,那遣老夫安注脚。” 明 陈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开法曹溪》诗:“ 济 上家风得大机,白雪高坐见人稀。”
《漢語大詞典》:气机(氣機)
(1).古代军事术语。用兵的关键之一。指将帅的气度、决断等。吴子·论将:“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於一人,是谓气机。”
(2).谓天地有规律运行的自然机能。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明 王廷相 慎言·乾运:“天乘夫气机,故运而有常。”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土若鼻,水若涕;水於海升降,犹涕於鼻出入,非气机之推盪,固不能升降而出入也。” 严复 《论世变之亟》:“天地气机,一发不可復遏。”
(3).指植物的生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余初疑为数百年物,而岂知气机发旺,其妙如此。” 清 戴名世 《慧庆寺玉兰记》:“余嘆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
(4).指行文的气势。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 弘治 、 正德 以后,气机始畅,篇幅始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 清 马建忠 《玛赛复友人书》:“使演绎其旨,或从而驳辨之,以词意清顺气机畅达为主。”
(5).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包括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如气机发生异常,一般有气机不宣、气机阻滞等病理变化。
《漢語大詞典》:机权(機權)
(1).枢机大权。 三国 魏 夏侯玄 《时事议》:“机权多门,是纷乱之原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 益 手握机权,势同 舜 禹 。”明史·吴甘来传:“赏罚者,将将大机权也。”
(2).机智权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论:“ 先主 弘毅宽厚……机权干略,不逮 魏武 。”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围棋鬭白黑,生死随机权。” 元 无名氏 《度柳翠》楔子:“处世有机权,脱身改模样。”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记念会事》:“纵令机权方略弗能远及,此心固不可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