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钻疾(鑽疾)  拼音:zuān jí
行动灵活迅捷。《西游记》第六一回:「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孙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
分類:灵活机灵
《漢語大詞典》:急玲
犹机灵。《老残游记》第十三回:“那时就有急玲人説:‘不好,恐怕要出乱子,俺们赶紧回去预备搬家罢!’”
分類:机灵
《漢語大詞典》:活碌
犹机灵。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他呵,活碌的人前狗;我呵,死丁丁的山中豹。”
分類:机灵
《國語辭典》:活变(活變)  拼音:huó bian
1.活泼、机灵。《醉醒石》第八回:「见这王勤,人儿标致,言语伶俐,举动活变,就收在书房中,叫他烹茶洗砚。」
2.筹措、挪借。《金瓶梅》第三一回:「如今上任见官摆酒并治衣服之类,也并许多银子使。一客不烦二主,那处活变去?」
《漢語大詞典》:鬼头魔眼(鬼頭魔眼)
方言。机灵。 老舍 《小坡的生日》十:“看树干上,树枝上,叶儿底下,全藏着个小猴……全鬼头魔儿眼的,又淘气,又可爱。”
分類:方言机灵
《漢語大詞典》:伶变(伶變)
机灵。《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因见 春梅 伶变,知是 西门庆 用过的丫鬟。”
分類:机灵
《國語辭典》:惺惺  拼音:xīng xīng
1.聪明、伶俐。《董西厢》卷一:「秦楼谢馆鸳鸯幄,风流稍是有声价,教惺惺浪儿每都伏咱。」《西游记》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
2.清醒。宋。陆游 不寐诗:「困睫日中常欲闭,夜阑枕上却惺惺。」
3.形容声音婉转动听。宋。陆游 初夏道中诗:「桑间葚熟麦齐腰,莺语惺惺野雉骄。」《董西厢》卷四:「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4.虚情假意,扭捏做态。如:「假惺惺」。宋。刘克庄临江仙。玉笛钿车当日事〉词:「等閒曲子压和凝。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國語辭典》:机神(機神)  拼音:jī shén
1.机巧神妙。《抱朴子。外篇。任命》:「识机神者,瞻无兆而弗惑。」北周。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艛船战阵之录,强弩驰射之书,莫不动会机神,发符雷电。」
2.机灵、灵敏。《抱朴子。外篇。汉过》:「令色警慧,有貌无心者,谓之机神朗彻。」《周书。卷三五。崔猷传》:「机神颖悟,文学优敏。」
3.织染业的神明。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机神庙》:「相传河南子某者,迁居钱塘,始教民织染,至今父子并祀,奉为机神。」
《國語辭典》:神悟  拼音:shén wù
悟解神速、敏捷。《南史。卷五九。任昉传》:「幼而聪敏,早称神悟。」
《國語辭典》:鬼道  拼音:guǐ dào
1.邪门法术。《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2.鬼神所走的路。《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3.佛教六道之一。指夜叉、罗刹、饿鬼等。
《國語辭典》:敏赡(敏贍)  拼音:mǐn shàn
识见敏捷,善于表达。《南史。卷一八。臧焘传》:「盾为人敏赡,有风力,长于拨繁,职事甚理。」
《漢語大詞典》:灵鬼(靈鬼)
(1).机灵的鬼。《关尹子·五鉴》:“心蔽吉凶者,灵鬼摄之;心蔽男女者,淫鬼摄之;心蔽幽忧者,沉鬼摄之。”
(2).喻精粹的诗文。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诗之三:“名理孕异梦,秀句鐫春心,《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
《國語辭典》:灵慧(靈慧)  拼音:líng huì
聪明颖悟。《红楼梦》第五回:「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國語辭典》:乖角  拼音:guāi jiǎo
1.牴触、矛盾,闹意见。《魏书。卷六六。李崇传》:「朝廷以诸将乖角,不相顺赴,乃以尚书李平兼右仆射,持节节度之。」
2.伶俐。参见「乖觉」条。
《國語辭典》:乖人  拼音:guāi rén
乖巧伶俐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是个乖人,趁口答应道:『只要有好价钱,为甚不卖!』」《红楼梦》第六二回:「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