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6,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四朝
趋朝
皇朝
东朝
朝暾
崇朝
朝端
朝雨
登朝
昨朝
累朝
归朝
朝官
朝元
朝班
《骈字类编》:四朝
唐 李郢 上裴晋公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唐 崔涂 读庾信集 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长安两醉游。
唐 沈彬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 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宋 苏轼 送穆越州 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
《漢語大詞典》:趋朝(趨朝)
亦作“趍朝”。 上朝。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宰相趋朝,騶唱过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趍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分類:上朝
《國語辭典》:皇朝  拼音:huáng cháo
当代的朝廷。晋。潘尼〈赠长安令刘正伯〉诗:「并迹侍储宫,携手登皇朝。」
《國語辭典》:东朝(東朝)  拼音:dōng cháo
1.汉代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之东,太后常居此,因故转称太后为「东朝」。《汉书。卷五二。灌夫传》:「上然之,赐婴食,曰:『东朝廷辩之。』」明。朱有燉 元宫词:「包髻团衫别样妆,东朝谒罢出宫墙。」
2.太子。晋。陆机〈答贾长渊诗〉:「东朝既建,淑问峨峨。」《新唐书。卷一一四。列传。崔融》:「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选侍读,典东朝章疏。」也称为「东储」。
《漢語大詞典》:东内(東内)
(1). 唐 大明宫 (后改 蓬莱宫 )的别称。旧唐书·地理志一:“ 东内 曰 大明宫 ,在 西内 之东北。 高宗 龙朔 二年置…… 高宗 以后,天子常居 东内 ,别殿、亭、观三十餘所。”
(2).泛指宫内东面的宫。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
《國語辭典》:朝暾  拼音:zhāo tūn
早晨的阳光。唐。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诗:「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聊斋志异。卷一一。香玉》:「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
《國語辭典》:崇朝  拼音:chóng zhāo
自早至午,整个早上。《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
《漢語大詞典》: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宋书·王弘传》:“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诗:“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明史·吴时来传:“ 时来 初以直窜,声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门生故吏,分布朝端。”
《漢語大詞典》:朝雨
晨雨。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 唐 归仁 《题贾岛吟诗台》诗:“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一·贤臣:“ 列精子高 听行乎 齐湣王 ,善衣练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会朝雨,袪步堂下。”
《國語辭典》:登朝  拼音:dēng cháo
出仕、做官。《汉书。卷一○○。叙传下》:「贾生矫矫,弱冠登朝。」《北史。卷六四。列传。柳虬》:「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分類:进用朝廷
《漢語大詞典》:昨朝
昨天;昨晨。 唐 高适 《同群公秋登琴台》诗:“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吴组缃 《山洪》二:“你昨朝不是到镇上打桐油去了吗?”
分類:昨天
《漢語大詞典》:累朝
历朝;历代。南史·蔡廓传:“况公威风先著,统戎累朝。”旧唐书·段秀实传:“自 贞元 后,累朝凡赦书节文褒奬忠烈,必以 秀实 为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累朝中秘所蓄外,荐绅文献,名藏书家,代有其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高士累朝多合传,佳人絶代少同时。”
分類:历朝历代
《漢語大詞典》:归朝(歸朝)
(1).归附朝廷。旧唐书·宪宗纪下:“贼 吴元济 上表,请束身归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邓王 乃 钱俶 归朝后所封。”
(2).返回朝廷。 唐 杜甫 《将晓》诗:“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漢語大詞典》:朝官
(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臣虽非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讳:“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 ,呼之为父,合家不许犯‘京’字。”
(2). 宋 代称一品以下常参官员。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有人续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 ,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於京官。” 明 柯维骐 宋史新编·职官四:“凡一品以下常参者,谓之朝官;祕书郎以下未常参者,谓之京官。”
《漢語大詞典》:朝元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國語辭典》:朝正  拼音:cháo zhèng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表示接受天子的政教。《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
2.天子或诸侯在岁首祭祀宗庙。《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漢語大詞典》:五气朝元
亦作“ 五气朝元 ”。 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顶,河车升降;养成五炁朝元,知念中无念。”《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
《漢語大詞典》:朝元阁(朝元閣)
唐 代阁名。在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 玄宗 朝,改名 降圣阁 。 唐 李商隐 《华清宫》诗:“ 朝元阁 迥《羽衣》新,首按 昭阳 第一人。” 宋 程大昌 雍录卷四:“ 朝元阁 。”自注:“ 天寳 七载, 玄元皇帝 见于 朝元阁 ,即改名 降圣阁 。” 宋 谢翱 《吊宋内》诗之四:“禾黍何人为守閽?落花臺殿暗销魂。 朝元阁 下归来燕,不见当时鸚鵡言。”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闻那 朝元阁 ,在禁苑西首,我且绕着红墙,迤邐行去。” 唐 王建 《华清宫感旧》诗:“尘到 朝元 天使急,千官夜发大龙迴。” 宋 苏轼 《骊山》:“我上 朝元 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清 吴翊 《新燕》诗:“近识 朝元 消息否?珠帘零落几回探。”
《國語辭典》:朝班  拼音:cháo bān
古代官员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五:「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也作「朝列」、「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