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6,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朝昏
清朝
清朝
朝议
朝霞
朝露
市朝
朝旨
朝宗
朝士
入朝
还朝
公朝
花朝
朝衣
《漢語大詞典》:朝昏
(1).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元 汤式《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叶圣陶 《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癆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分類:早晚日子
《國語辭典》:清朝  拼音:qīng zhāo
清早、清晨。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七十九:「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悟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分類:清朝清晨
《國語辭典》:清朝  拼音:qīng cháo
1.清明的朝政。《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宋。苏轼〈故李承之待制六丈挽词〉:「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2.朝代名。(西元1644~1911)满族爱新觉罗氏所建。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亡于辛亥革命。
分類:清明朝廷
《國語辭典》:朝议(朝議)  拼音:cháo yì
1.在朝廷商议国政。《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2.朝廷的谋议。《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也作「庙议」。
3.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
《國語辭典》:朝霞  拼音:zhāo xiá
日出时,太阳映照的云彩。《楚辞。屈原。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晋。张协〈杂诗〉一○首之四:「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
《國語辭典》:朝露  拼音:zhāo lù
1.早上的露水。《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2.早上的露水,太阳一出就被晒乾。比喻生命短暂或事物不能久存。《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國語辭典》:市朝  拼音:shì cháo
市是民间贸易的场所,朝是政府办事的地方,市朝泛指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论语。宪问》:「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乐府诗集。卷六六。杂曲歌辞六。宋。鲍照。结客少年场行》:「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漢語大詞典》:朝旨
(1).朝廷的旨意。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南史·王镇之传:“有 鲜于文粲 与 晏 子 德元 往来,密探朝旨,告 晏 有异志。”
(2).朝廷的命令。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其公试省试考官,则临时委朝士及监司太守举儒医,取朝旨点差,庶几人知习学,不至以庸医杀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自註‘予将赴 僰道 ,被命东归。’盖史部选 叙州 ,而朝旨令赴行在也。”
《國語辭典》:朝宗  拼音:cháo zōng
1.朝,古代诸侯于春天朝见天子。宗,诸侯于夏日朝见天子。朝宗后泛指臣下觐见君王。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2.比喻川水流归大海。《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唐。张九龄 钱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國語辭典》:朝士  拼音:cháo shì
1.职官名。掌建邦、外朝、官次和刑狱等事。
2.泛称朝廷中所有官员。《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國語辭典》:入朝  拼音:rù cháo
进入朝廷当官。《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三国演义》第四回:「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漢語大詞典》:还朝(還朝)
返回朝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二十九年冬,还朝,上以御所乘苍鹰船上迎之。” 元 吴澄 《贾侯修庙学颂》:“ 至大 二年,还朝拜户部尚书。”儒林外史第一回:“入了 浙江 境,才打听得 危素 已还朝了。”
《國語辭典》:公朝  拼音:gōng cháo
朝廷、政府。《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國語辭典》:花朝  拼音:huā zhāo
1.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唐。司空图 早春诗:「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也称为「百花生日」、「花朝节」、「花朝日」。
2.百花盛开的早晨。比喻美好的时光。唐。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國語辭典》:花朝节(花朝節)  拼音:huā zhāo jié
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生日。也称为「花朝」。
《國語辭典》:朝衣  拼音:cháo yī
臣子朝见君王时所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晋。张协〈咏史诗〉:「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