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王良
荣遇
代还
堂奥
陛辞
禁闱
玉阙
天网
述职
上卿
司直
六符
岁币
恩赐
恩赏
《漢語大詞典》:王良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漢語大詞典》:荣遇(榮遇)
谓荣获君主知遇而显身朝廷。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因 简 之资以出 陇 西”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 嶷 自乞肆力中原,致身敌庭。临发,辞 后主 曰:‘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清 沈初 《〈西清笔记〉自序》:“感沐圣慈,得亲禁近,儒臣荣遇,古无以加。”
《漢語大詞典》:代还(代還)
(1).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新唐书·朱敬则传:“侍御史 冉祖雍 诬奏与 王同晈 善,贬 涪州 刺史。既明其非罪,改 庐州 。代还,无 淮南 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宋史·真宗纪二:“丁巳,詔:诸路转运使代还日,在任兴除利害,升黜能否,凡所经画事悉条上以闻。”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 张咏 ﹞ 咸平 二年以工部侍郎知 杭州 ……四年,州民诣闕献《土星图》一,银百两,乞留知州。詔仍还其银,而奬諭 咏 ,竟以代还。”
(2).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初, 南詔 陷 安南 ,敕 徐泗 募兵二千赴援,分八百人别戍 桂州 ,初约三年一代……戍 桂州 者已六年,屡求代还。”
《國語辭典》:堂奥(堂奧)  拼音:táng ào
1.奥,室的西南角。堂奥指屋子的角落深处。
2.比喻学养高深的境界。晋。枣腆〈答石崇〉诗:「窥睹堂奥,钦蹈明规。」《景德传灯录。卷一一。袁州仰山慧寂禅师》:「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山,遂登堂奥。」
《國語辭典》:陛辞(陛辭)  拼音:bì cí
1.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2.面见皇帝辞官。《聊斋志异。卷九。王司马》:「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
《漢語大詞典》:禁闱(禁闈)
宫廷门户。指宫内或朝廷。《后汉书·周举传》:“及还纳言,出入京輦,有钦哉之绩;在禁闈,有密静之风。”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 相如 阻禁闈,何由从简易。” 唐 杜甫 《送卢侍御二十韵》:“戎狄乘妖气,尘沙落禁闈。”旧唐书·裴度传:“ 河朔 逆贼,祇乱 山 东;禁闈姦臣,必乱天下。” 宋 苏辙 《臣事》:“京师,宗庙禁闈之所在,而使不义之徒周环布列于左右,而尚何以为安?”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此身虽在外,心长在禁闈。”
《國語辭典》:玉阙(玉闕)  拼音:yù què
1.神仙的宫阙。晋。郭璞 游仙诗一九首之一二:「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
2.宫殿、朝廷。《西游记》第一一回:「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
《國語辭典》:天网(天網)  拼音:tiān wǎng
1.自然的制裁。即天罚、天惩。《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王法、国法。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
《國語辭典》:述职(述職)  拼音:shù zhí
向长官报告所任职务。《孟子。梁惠王下》:「述职者,述所职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國語辭典》:上卿  拼音:shàng qīng
1.古代官阶。三代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为最高的等级。《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后泛指朝中大臣。唐。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2.民国初年文官中最高级的官秩。
《國語辭典》:司直  拼音:sī zhí
职官名:(1)汉置,佐理丞相检举不法官吏。东汉时改属司徒,北魏后沿置,掌理纠察或复勘讼狱等事。(2)唐置,为东宫官属,职掌纠劾宫寮和率府之兵。
《漢語大詞典》:六符
谓三台六星的符验。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用为称颂朝廷或辅臣之词。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胶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还闻 泰始 之风流,重覩 永平 之遗事,此又公之功也。” 明 章懋 《上洛阳刘阁老书》:“惟夜望六符之光,以致起居之颂而已。”
《國語辭典》:岁币(歲幣)  拼音:suì bì
宋代称每年输给辽、金等国的钱币。《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季世金人乍和乍战。战则军需浩繁,和则岁币重大,国用常苦不继。」宋。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贾昌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國語辭典》:恩赐(恩賜)  拼音:ēn sì
施恩赏赐。《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安成孝侯赐传》:「以赐有恩信,故亲厚之,数蒙宴私,时幸其第,恩赐特异。」《水浒传》第一九回:「夜来重蒙恩赐,拜扰不当。」
《國語辭典》:恩赏(恩賞)  拼音:ēn shǎng
君上对于臣下的特殊赏赐。《后汉书。卷一二。彭宠传》:「又自以与耿况俱有重功,而恩赏并薄,数遣使要诱况。」《红楼梦》第五三回:「贾珍问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