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球衣  拼音:qiú yī
打球时穿著的运动衫。成队的球衣,通常上有球队名称及球员号码等。如:「那个穿五号球衣的球员是本队的主将。」
《漢語大詞典》:衽服
亦作“袵服”。 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 明 陆采 《怀香记·氐羌谋叛》:“颇知华人礼乐,甚殊鸡骨之占年;窃倣上国衣冠,不比鹅毛之御腊。虽是蛮貊而袵服,实非马牛而襟裾。”
《國語辭典》:靓衣(靚衣)  拼音:jìng yī
美丽的衣饰。《太平广记。卷六八。封陟》:「后七日夜,姝又至,态柔容冶,靓衣明眸。」
分類:艳丽服装
《漢語大詞典》:机服(機服)
异服。奇异的服装。机,通“ 异 ”。墨子·非儒下:“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新证二》:“ 卢文弨 引《晏子》作‘异於服,勉于容’,是机应读作异。机从几声,古‘几’字每与从‘异’之字音近相假……是‘机服’即‘异服’。自墨家视儒者之服以为殊异之服也。”
《漢語大詞典》:针织服装
用针织面料制成的服装。泛指针织内衣、外衣、手套、袜子。以手工或针织机编织成衣片后缝制或编织成坯布经裁剪后缝制而成。与机织服装相比,质地松软,悬垂性、抗皱性、透气性良好,延伸性和弹性较好,故穿着适体、舒适。
《漢語大詞典》:皂襕(皂襴)
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元史·舆服志二:“金星旗,素质,赤火焰脚,画神人,冠五梁冠,素衣,皂襴,朱裳,秉圭。”
《國語辭典》:中山装(中山裝)  拼音:zhōng shān zhuāng
一种服装的样式。直领,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口袋,下身同西装。由国父孙中山略仿童子军服装格式而定,故称为「中山装」。
《漢語大詞典》:塔夫绸(塔夫綢)
一种细密光滑的平纹织品,多用来做妇女服装。塔夫,源于英语taffeta。
《國語辭典》:童装(童裝)  拼音:tóng zhuāng
孩童穿的服装。
分類:儿童服装
《國語辭典》:套装(套裝)  拼音:tào zhuāng
经过款式设计、色彩搭配而成的成套服装。如:「这件套装的设计高雅、大方,穿上去一定很好看。」
《國語辭典》:剔庄货(剔莊貨)  拼音:tī zhuāng huò
大陆地区称廉价出售的次等货品。
《漢語大詞典》:羊绒衫
以山羊绒为原料针织而成的服装。是粗纺中的高档产品之一。有纯羊绒织品及其混纺产品。款式多为“v”型领套头衫、开衫、圆领套衫等。具有山羊绒本身的白、青、紫等天然色彩,也可染色。手感细软、柔滑,有光泽,保暖性好,穿着舒适,但强度较差。
《漢語大詞典》:学生装(學生裝)
一种服装式样。上身有三个没盖的口袋,领子不向下翻,下身是西式长裤,过去多是学生穿的,故名。
《漢語大詞典》:夜礼服
晚上正式或半正式社交场合惯常穿用的服装
妇女穿的带裙长外衣,通常长达地面或踝部 b(1)∶男子的一套夜礼服,通常包括一件黑色或藏青色燕尾服和相称的裤子以及带硬衬胸的白衬衫和白蝴蝶结领带 (2)∶男子的成套服装通常包括黑色、藏青色或白色夜小礼服、黑蝴蝶结领带、带硬衬胸或打褶软衬衫和一条腰带
《漢語大詞典》:湘云鹤氅(湘雲鶴氅)
道士的服装。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你出家人芙蓉淡妆,翦一片湘云鹤氅,玉冠儿斜插笑生香。”
分類:道士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