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两岐(兩岐)
亦作“ 两歧 ”。
(1).分为两支。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拜 渔阳 太守……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2).指两个分岔。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宋 陆游 《雪作》诗:“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歧。”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麦有两岐,芝有三秀。”
(3).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4).借指麦子。 南朝 梁 沈约 《留真人东山还》诗:“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异之禾稼。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两岐爰少;繁絃九变,大护殊稀。”
(6).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宋史·王觌传:“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节:“而 湘 赣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粤 代表 黄 君 克强 亦本在 汉阳 ,故復电催各省迅即派员赴 鄂 ,以免两歧。”
《國語辭典》:孔方  拼音:kǒng fāng
钱的别名。因旧钱币中有方形的孔,故称为「孔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文明小史》第四回:「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馀力。」也称为「孔方兄」。
《漢語大詞典》:办治(辦治)
(1).谓治政有方。新唐书·李元紘传:“改 好畤 令,迁 润州 司马,以办治得名。”宋史·沈立传:“居职办治,加赐金,数詔嘉之。” 宋 周必大 《跋临江军任诏盘园高风堂记》:“ 任侯 子 严 ,出于名家,少年已负雋声,下笔輒数百言,涖官所至办治。”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
《國語辭典》:小钱(小錢)  拼音:xiǎo qián
1.旧时指重量或质量较制钱小的铜钱。
2.数目不大的金钱。如:「连这点小钱也要斤斤计较,真是小气!」
《國語辭典》:罗盘(羅盤)  拼音:luó pán
1.一种利用磁针测定方位的仪器。常用于飞机、船舶的航行及观测目标的方位。《幼学琼林。卷四。制作类》:「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老残游记》第一回:「到了之后,送他一个罗盘,他有了方向,便会走了。」也称为「罗盘针」、「罗盘仪」、「指南针」。
2.堪舆家用来测定方位的仪器,盘面上刻有干支度数及卦爻。《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传士带了罗盘,去用心用意的替他看了地。」也作「罗经」。
《國語辭典》:方阵(方陣)  拼音:fāng zhèn
1.士兵排列成方形队形,能向四方发枪。
2.正方形图形内,画出横直相同的小方格,填入不同的自然数,使其横、直及对角线的和都相同。
《漢語大詞典》:治阿
指 晏子 治理 东阿 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 景公 使 晏子 为 东阿 宰,三年,毁闻于国。 景公 不説,召而免之。 晏子 谢曰:‘ 婴 知 婴 之过矣,请復治 阿 ,三年而誉必闻于国。’ 景公 不忍,復使治 阿 ,三年而誉闻于国…… 景公 知 晏子 贤,迺任以国政,三年而 齐 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著。《宋书·王华传》:“若才实拔羣,进宜尚德,治 阿 之宰,不必计年,免徒之守,岂限资秩。”
《漢語大詞典》:赐尺(賜尺)
(1).天子以尺赐臣下。以此勉励臣下治理政事裁度有方。新唐书·李泌传:“ 泌 谓:‘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 唐 吕渭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2).指天子所赐之尺。 唐 李舟 《谢敕书赐腊历口腊等表》:“颁赐尺於王度,布新歷於荒陬。”
《国语辞典》:虎渡江  拼音:hǔ dù jiāng
汉宋均、刘昆为政有方,仁化大行,使境内恶虎皆渡江而去,不再害人。见《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后比喻地方官政绩卓著,没有灾祸、灾难。
《國語辭典》:云锣(雲鑼)  拼音:yún luó
乐器名,打击乐器。源自中国打击乐器,由若干个大小相同,厚薄、音高不同的铜制小锣,按声音高低列置于一木架上,每一小锣用三条细绳悬空系于架子的木框中,每架锣数不等,通常为十面,也有用十三面、十五面、二十四面小铜锣者。演奏时,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右手用小槌击奏。多用于民族乐队的合奏中。也称为「云璈」、「九音锣」、「十面锣」。
《漢語大詞典》:标量
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体积、温度等。
《国语辞典》:蔬茹气(蔬茹气)  拼音:shū rú qì
僧人茹素,所作的诗文书画,具有方外人的气息,称为「蔬茹气」。宋。黄伯思《东观馀论。卷下。跋景福草书卷后》:「此卷作草书,应规入绳,犹有遗法,然僧书多蔬茹气,古今一也。」
《國語辭典》:循循善诱(循循善誘)  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
语本《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瓛则关西孔子,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也作「恂恂善诱」、「循循诱人」。
《国语辞典》:方员无真假(方员无真假)  拼音:fāng yuán wú zhēn jiǎ
旧时制钱为圆形,中有方孔,故方员指钱。「方员无真假」指有关钱财之事不能讲人情。《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却又道方员无真假,比原价反要增厚。」
《国语辞典》:方格纸(方格纸)  拼音:fāng gé zhǐ
印有方块形格子的纸,专供绘图使用。也称为「格子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