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名达(名達)
有名望的贤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孙兴公 、 许玄度 共在 白楼亭 ,共商略先往名达。”
《漢語大詞典》:山镇(山鎮)
某一地区最有名的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山镇曰 会稽 ,其泽藪曰 具区 。” 郑玄 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九州九山,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故尊之曰镇也。”
分類:地区有名
《國語辭典》:乡望(鄉望)  拼音:xiāng wàng
1.在乡里中的声望。《北史。卷六三。苏绰传》:「十四年,置当州乡师,自非乡望,允当众心者不得预焉。」
2.在乡里中具有崇高声望的人。《梁书。卷一二。韦睿传》:「高祖敕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
《國語辭典》:登龙门(登龍門)  拼音:dēng lóng mén
龙门位于黄河上游,其流甚急。古代传说鲤鱼登此门即化为龙。典出《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后以登龙门比喻考试及第或由微贱变为显贵。《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也作「跳龙门」。
《漢語大詞典》:闻士(聞士)
有名望的人士。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滎阳 人姓 何 ,忘其名,有名闻士也。” 唐 柳宗元 《唐故尚书户部郎中魏府君墓志》:“ 唐 兴,有闻士讳 之逷 者,与子及孙,咸举进士。”
《漢語大詞典》:隶名(隸名)
(1).谓无所事事,挂名而已。后汉书·孔融传:“每朝会访对, 融 輒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
(2).谓隶属于某部门而册上有名。 唐 柳珵 《上清传》:“ 上清 果隶名掖庭。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
《漢語大詞典》:旗榜
亦作“ 旗牓 ”。 指标有名号的旗子与榜文。 宋 岳飞 《奏招杨钦状》:“遣军分头齎执旗牓,諭以祸福。” 宋 陆游 《上二府论事札子》:“ 张安国 所犯,在已受旗榜招安之后。”宋史·岳飞传:“以至禁卫 龙虎大王 下忔查千户 高勇 之属,皆密受 飞 旗牓,自北方来降。”
《漢語大詞典》:擅声(擅聲)
享有名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琳瑀 以符檄擅声, 徐干 以赋论标美。”南史·袁昂传:“ 昭明太子 薨,立 晋安王 纲 为皇太子, 昂 独表言宜立 昭明 长息 欢 为皇太孙。虽不见用,擅声朝野。”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公既以能为文辞擅声於朝,多铭卿大夫功德,然其为家不视簿书,未尝问有亡。”
《漢語大詞典》:名豪
有名的豪族。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郡中名豪大姓 田韶 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 清 吴伟业 《茸城行》:“纵有名豪解折行,可堪小户胜狂药。”
分類:有名豪族
《國語辭典》:七魄  拼音:qī pò
道教谓人身有三魂七魄。参见「三魂七魄」条。《金瓶梅》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乡台上。」《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见了这个绝色模样,惊得三魂飘荡,七魄飞扬。」
《国语辞典》:大方家  拼音:dà fāng jiā
有名的大家。《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分类:有名大家
《國語辭典》:名捕  拼音:míng bǔ
1.通缉。《汉书。卷七二。鲍宣传》:「时名捕陇西辛兴,兴与宣女婿许绀俱过宣,一饭去,宣不知情,坐系狱,自杀。」
2.有名的捕快。如:「张龙、赵虎是包公手下的名捕。」
《國語辭典》:名素  拼音:míng sù
有名的饱学之士。《南史。卷二五。张兴世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素琴。」也作「名宿」。
《國語辭典》:宿名  拼音:sù míng
1.求取声名。《庄子。徐无鬼》:「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
2.旧有的名声。《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祐以宿名久掌书命,旦不十年继其任,时论美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國語辭典》:名媛  拼音:míng yuàn
有名的闺秀。如:「她是当年上海的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