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公如月,光彩众星稀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554~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典故
估船运租
 
境同牛渚
 
客舟闻咏史
 
彦伯舟
 
牛渚吟
 
牛渚吟五章
 
牛渚闻高咏
 
租船咏史
 
袁宏夜吟
 
袁宏渚
 
袁宏烟月
 
袁宏咏史
 
谢将军
 
运租船

相关人物
袁宏
 
谢尚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68~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閒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擅道鸾《续晋阳秋》曰:「虎少有逸才,文章绝丽,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而贫,以运租为业。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住听之,乃遣问讯。答曰:『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胜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袁宏〉~239~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例句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吴融 松江晚泊

早闻牛渚咏,今见鹡鸰心。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李白 劳劳亭歌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皎然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诸七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典故
故人元是清风
 

《南史》卷二十〈谢弘微列传·(曾孙)谢譓〉~560~
次子譓,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位右光禄大夫。
典故
相关人物
黄庭坚


《全宋诗》卷一千一十六〈濂溪诗序〉~589~
春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与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
典故
一壶
 
一壶天
 
仙壶
 
仙家碧玉壶
 
入壶
 
壶中
 
壶中仙客
 
壶中化国
 
壶中天地
 
壶中永日
 
壶中闲日
   
壶天不老
 
壶天谪
 
壶天风月
 
壶里
 
玉壶先生
 
玉壶观世
 
玉壶贮天地

相关人物
壶公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2743~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神仙传》卷五〈壶公〉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台山治〉
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简释

壶中天地: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壶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例句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令狐楚 赠毛仙翁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储嗣宗 宿玉箫宫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储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吴融 湖州晚望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尚颜 宿寿安甘棠馆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赠毛仙翁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李商隐 玄微先生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李敬方 遣兴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王维 赠焦道士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王起 赠毛仙翁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卢纶 题天华观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窦常 茅山赠梁尊师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窦牟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章孝标 玄都观栽桃十韵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蒋防 至人无梦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许浑 茅山赠梁尊师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许浑 赠萧链师

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贯休 故林偶作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钱起 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钱起 窗里山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钱起 药堂秋暮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钱起 送柳道士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五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顾况 步虚词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马戴 谒仙观二首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马戴 送王道士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高蟾 送张道士

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鲍溶 周先生画洞庭歌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鲍溶 与峨嵋道士期尽日不至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典故 
花前月下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九〈老病〉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典故
月妖避仁杰
 
相关人物
武三思
 
狄仁杰


《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一〈妖怪三·素娥〉~2866~
素娥者,武三思之妓人也。三思初得乔氏青衣窈娘,能歌舞。三思晓知音律,以窈娘歌舞,天下至艺也。未几,沉于洛水,遂族乔氏之家。左右有举素娥曰:「相州凤阳门宋媪女,善弹五弦,(「弦」原作「言」,据明抄本、许本、黄本改。)世之殊色。」三思乃以帛三百段往聘焉。素娥既至,三思大悦,遂盛宴以出素娥。公卿大夫毕集,唯纳言狄仁杰称疾不来。三思怒,于座中有言。宴罢,有告仁杰者。明日谒谢三思曰:「某昨日宿疾暴作,不果应召。然不笉丽人。亦分也。他后或有良宴,敢不先期到门。」素娥闻之。谓三思曰:「梁公强毅之士。非狎之人。何必固抑其性?再宴不可无,请不召梁公也。」三思曰:「傥阻我宴,必族其家。」后数日,复宴,客未来,梁公果先至。三思特延梁公坐于内寝,徐徐饮酒,待诸宾客。请先出素娥,略观其艺。遂停杯,设榻召之。有倾,苍头出曰:「素娥藏匿,不知所在。」三思自入召之,皆不见。忽于堂奥隙中闻兰麝芬馥,乃附耳而听,即素娥语音也,细如属丝,才能认辨,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不复生也。」三思问其由,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荡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某尝为仆妾,敢无情?愿公勉事梁公,勿萌他志。不然,武氏无遣种矣。」言迄更问。亦不应也。三思出。见仁杰。称素娥暴疾。未可出。敬事之礼。仁杰莫知其由。明日,三思密奏其事,则天叹曰:「天之所授,不可废也。」
典故
壮月牡丹


《日知录》
山东人刻《金石录》于李易安后序,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不知壮月之出于《尔雅》〈八月为壮〉,而改为牡丹。凡万历以来所刻之书,多牡丹之类也。
典故
客亦知夫水月


《苏轼文集》卷一〈赤壁赋〉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典故
停杯一问
 
明月几时有
 
李谪仙问姮娥

相关人物
姮娥
 
李白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九〈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典故 
数蓂
    
蓂落
 
蓂叶

相关人物


今本《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
「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
莽帅群臣奏言:「陛下春秋尊,久衣重练,减御膳,诚非所以辅精气,育皇帝,安宗庙也。臣莽数叩头省户下,白争未见许。今幸赖陛下德泽,间者风雨时,甘露降,神芝生,蓂荚、朱草、嘉禾,休徵同时并至。」

例句

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 司空曙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宋之问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故人为柱史,为我数阶蓂。 李益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

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有客初留鹢,贪程尚数蓂。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时子权知岳州事)

独有虞庠客,无由拾落蓂。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赦行五百里,月变三十蓂。 韩愈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浓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鲍溶 忆郊天

典故
怜取眼前人
 
月下待西厢

相关人物
张生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五·莺莺传〉~407~
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昭明文选》卷三十续〈诗庚·杂拟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432~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典故
两丸日月
 
心兵语阱
 
日月跳丸
 
跳丸日月
 
跳丸乌兔
 
霜风入梧桐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六〈秋怀诗十一首〉
〈秋怀诗十一首〉其九:「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乾。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典故
梦续师雄
 
师雄月下
 
师雄遇梅
 
林下美人
  
罗浮美人
 
罗隔罗浮
 
赵师雄梅花下开樽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东坡五〉
〈龙城录〉云:「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竹林间见美人,淡妆素服出游,时已昏黑,残雪末消,月色微明,师雄与语,言极清丽,芳香袭人,因与之叩酒家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歌舞,师雄醉寝,但觉风寒袭人;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國語辭典》:明月清风(明月清風)  拼音:míng yuè qīng fēng
皎洁的圆月,清爽的微风。语本《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后比喻摆脱尘世羁绊的悠閒生活。明。沈采《千金记》第二出:「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
《國語辭典》:光风霁月(光風霽月)  拼音:guāng fēng jì yuè
原指雨过天晴后的明净景象。后比喻政治清明,时世太平的局面。《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上下三千馀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风晦冥之时多。」后亦以比喻人的胸怀坦荡,品格高洁。《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周敦颐传》:「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也作「光霁」。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國語辭典》:壶天(壺天)  拼音:hú tiān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相传其能于一空壶中变化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且夜宿其间。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五。
2.比喻仙境或胜境。唐。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國語辭典》:月下花前  拼音:yuè xià huā qián
本指景色幽美的环境,后多指男女幽会谈情的美好情境。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想著他锦心绣腹那才能,怎教我月下花前不动情。」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二出:「你是瑚琏虹霓,怎做狐首鸿磐。休恋燕友莺俦,月下花前。」也作「花前月下」。
《漢語大詞典》:花妖
花的精怪。多指异于常态的奇花。 明 唐寅 《花月吟效连珠体》之六:“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 明 袁宏道 《惠安伯园亭看芍药开至数十万》诗之三:“百千新艳一时开,那遣花妖不下来。”清史稿·灾异志五:“凡恆风霾、晦冥、花妖……皆属之於土。”
分類:精怪常态
《漢語大詞典》:尧蓂(堯蓂)
(1).相传 帝尧 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诗:“休採古书探 禹 穴,自刊新历鬭 尧 蓂。” 宋 晏殊 《喜迁莺》词:“ 尧 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
(2).指时序、光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词林·吉士阁试诗:“ 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长安新秋感怀七言律诗》云:‘鳷鹊楼高灝气横, 尧 蓂商律又敷荣。’”
《漢語大詞典》:月蓂
即月荚。借指时日。 宋 秦观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诗:“旅思摇风斾,归期数月蓂。”参见“ 月荚 ”。
分類:时日
《漢語大詞典》:月荚(月莢)
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相传 尧 时“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见《竹书纪年》卷上。因数荚多少,可知月的日数,故又称月荚、月蓂。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復非。”
分類:瑞草
《漢語大詞典》:历草(歷草)
即蓂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历草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尧 为仁君,一日十瑞……历草生阶,宫禽五色。” 南唐 陈陶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一本作“ 歷草 ”。参见“ 历荚 ”。
亦称“ 歷荚 ”。 即蓂荚。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李周翰 注:“ 尧 时有蓂荚草生于阶,有十五叶,从月一日日生一叶,至十五日日落一叶。若月小,则餘一叶,见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歷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歷,一本作“ 历 ”。参见“ 蓂荚 ”。
分類:蓂荚瑞草
《漢語大詞典》:历荚(歷莢)
即蓂荚。竹书纪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徐文靖 笺:“《田俅子》曰:‘ 尧 为天子,蓂荚生于庭,为帝成歷。’”一本作“ 歷荚 ”。宋书·符瑞志中:“昔在 放勋 ,历荚数朝。”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历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
见“ 歷草 ”。
分類:蓂荚
《國語辭典》:蓂荚(蓂莢)  拼音:míng jiá
古代传说中一种表示祥瑞的草。《文选。张衡。东京赋》:「盖蓂荚为难莳也,故旷世而不觌。」
《國語辭典》:蓂荚(蓂莢)  拼音:míng jiá
古代传说中一种表示祥瑞的草。《文选。张衡。东京赋》:「盖蓂荚为难莳也,故旷世而不觌。」
《國語辭典》:岁月如流(歲月如流)  拼音:suì yuè rú liú
形容时光如流水般迅速流逝。《陈书。卷二六。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何几!」《老残游记》第一二回:「岁月如流,眼见斗杓又将东指了,人又要添一岁了。」
《國語辭典》:良辰美景  拼音:liáng chén měi jǐng
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也作「美景良辰」、「良辰媚景」、「良时美景」。
《國語辭典》:罗浮梦(羅浮夢)  拼音:luó fú mèng
隋文帝开皇年间,赵师雄迁罗浮,日暮天寒,醉憩于松林酒店旁,见一素妆女子,共入酒家相谈甚欢。翌日酒醒,竟卧于梅花树下。典出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唐。殷尧藩 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