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金缕(金縷)
(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嵩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國語辭典》:腔子  拼音:qiāng zi
1.指驱体,或专指割去头的躯体。《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汝可将羊头都凑在死羊腔子上。」《红楼梦》第六七回:「再有一句虚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
2.声调、语调、曲调。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此作平仄妥帖,声调铿锵,诵之不免腔子出焉。」
3.腔调、架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还有一等豪富亲眷,放出倚富欺贫的手段,做尽了恶薄腔子待他。」
4.格局、范畴。《朱子语类。卷一四。大学。纲领》:「大学是一个腔子,而今却要去填教实者。」
《漢語大詞典》:遗调(遺調)
指前代留下的曲调。 宋 陆游 《游大智寺》诗:“正如《霓裳曲》,零落得遗调。” 清 宋荦 《苏门徵君孙锺元先生》诗:“朱絃失遗调,叹息抚焦桐。”
《漢語大詞典》:迓鼓
(1). 宋 元 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幽居次韵》曲:“攛顿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村里迓鼓》:“ 元 人乐府有村里迓鼓之名, 宋 人乐苑有迓鼓格,图官衙严鼓之节也。衙讹为迓。曲名村里迓鼓者,以村里而效官衙,其衣装声节,必多可笑者,以是名之。”
(2).指俚俗的曲调。《老残游记》第九回:“ 申公 在省城里,弹好琴的多着呢,何必听我们这乡里迓鼓。”
《國語辭典》:调子(調子)  拼音:diào zi
1.音调。即音乐中表示所用音阶高低的程度,称为「调子」。如C大调、D大调等。《老残游记》第二回:「什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他一听也就会唱。」
2.腔调。如:「他说话的调子好奇怪。」
3.说话时所持有的态度、语气。如:「他说话的调子相当温和。」
4.图画或摄影作品所表现的远近、浓淡、明暗等程度。
《國語辭典》:调门(調門)  拼音:diào mén
1.唱歌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如:「说到紧张处,他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调门,尖锐的声音十分刺耳。」
2.论调。指议论事理的态度与观点。如:「他俩常常意见相左,没想到对这件事却是同一个调门。」
《國語辭典》:词牌(詞牌)  拼音:cí pái
词调的名称。如水调歌头、菩萨蛮等。也称为「词牌子」。
《漢語大詞典》:诗牌(詩牌)
(1).用以题诗的木板。 宋 王安石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褒贤乐善自为美,当挂庙壁为诗牌。”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酒保道:‘解元借笔砚,莫不是要题诗赋?却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诗牌。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当直,便折了这一日日事钱。’”
(2).指题上诗的木板。 清 厉鹗 《王蒻林司勋邀游惠山访愚公谷》诗之一:“ 二泉亭 下看诗牌,转入萧森秀嶂街。”
(3).韵牌。刻诗韵上下二平声为纸牌式,每韵一叶,总三十叶,山游分韵,人取一叶,吟以用韵。见 明 屠隆 《考槃馀事·韵牌》。 清 秋瑾 《东风第一枝·雪珠》词:“儘围炉闲理诗牌,瘦了梅花人面。”
(4).文人游戏,各以牌分取杂字,缀成韵语,是牌亦曰诗牌。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近士大夫竞以诗牌集字,牵凑无理,或至刻之集中,尤可笑。”
《国语辞典》:腔韵(腔韵)  拼音:qiāng yùn
曲调。《西游记》第三十回:「道:『会唱么?』小龙道:『也略晓得些儿。』依腔韵唱了一个小曲。」
分类: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