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10,分3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明月太虚同一照
明月西沈
明月众星中
明珠
明珠报恩
明珠十斛
明珠投暗
平章批抹,明月清风
渊明粟
卧看明河
七擒
渊明琴中趣
然明改俗
人笑褚渊
日下
典故
明月太虚同一照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颜真卿五·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3448~
竟陵子陆羽、校书郎裴修尝诣问有何人往来,答曰:「太虚作室而共居,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离别,有何往来?」
典故
明月西沈


《北史》卷五十四〈斛律金列传·(子)斛律光〉~967~
光字明月,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初为侯景部下,彭乐谓高敖曹曰:「斛律家小儿,不可三度将行,后夺人名。」以库直事文襄。从出野,见雁双飞来,文襄使光驰射之,以二矢俱落焉。后从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孝晖在行间,光年十七,驰马射中之,因禽于阵。神武即擢授都督,封永乐子。双尝从文襄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丞相属邢子高叹曰:「此射雕手也。」当时号落雕都督。齐受禅,别封西安县子。皇建元年,进爵?鹿郡公。时乐陵王百年为皇太子,求妃。孝昭以光世载醇谨,纳其长女为太子妃。历位太子太保、尚书令、司空、司徒。河清三年,周大司马尉迟迥、齐公宪、庸公王雄等众十万攻洛阳。光率骑五万驰往,战于芒山,迥等大败。光亲射雄杀之,迥、宪仅而获免。仍筑京观。武成幸洛阳策勋,迁太尉。初,文宣时,周人常惧齐兵之西度,恒以冬月,守河椎冰。及帝即位,朝政渐紊,齐人椎冰,惧周兵之逼。光忧曰:「国家常有吞关、陇之志,今日至此,而唯玩声色!」先是,武成纳光第二女为太子妃,天统元年,拜皇后,光转大将军。三年六月,父丧去官。其月,诏起光及弟羡,并复位。秋,除太保,袭爵咸阳王,迁太傅。十二月,周军围洛阳,壅绝粮道。武平元年正月,诏光率步骑三万禦之,锋刃缠交,周将宇文桀众大溃,直到宜阳。军还,击周齐王宪等众大溃。诏加右丞相、并州刺史。其年冬,光又率步骑五万于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与宪相持,宪不敢动。二年,率众筑平陇等镇戍十三所。周柱国枹罕公普屯威、柱国韦孝宽等来逼平陇,光与战于汾水,大破之。周遣其柱国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战于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千馀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功勋者未得慰劳,若散,恩泽不施。乃密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左丞相,别封清河郡公。光尝在朝堂,垂帘而坐。祖珽不知,乘马过其前。光怒,谓人曰:「此人乃敢尔!」后珽在内省,言声高慢,光过闻之,又怒。珽知光忿,赂其从奴搕头。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叹曰:『盲人用权,国必破矣。』」珽省事褚士达梦人倚户授其诗曰:「九升八合粟,角斗定非真,堰却津中水,将留何处人。」以告珽。珽占之曰:「角斗,斛字;津却水,何留人,合成律字;非真者,解斛律于我不实。」士达又言所梦状,乃其父形也。珽由是惧。又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神武以来,常种禾饲马,以拟寇难。今赐,无乃阙军务也?」帝又以邺清风园赐提婆租赁之。于是官无菜,赊买于人,负钱三百万,其人诉焉。光曰:「此菜园赐提婆,是一家足;若不赐提婆,便百官足」。由是祖、穆积怨。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谣言,令间谍漏其文于邺,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祖珽因续之曰:「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令小儿歌之于路。提婆闻之,以告其母令萱。萱以饶舌,斥己也,盲老公,谓珽也,遂相与协谋,以谣言启帝曰:「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帝以问韩长鸾,鸾以为不可,事寝。祖珽又见帝请间,唯何洪珍在侧。帝曰:「前得公启,即欲施行,长鸾以为无此理。」珽未对,洪珍进曰:「若本无意则可,既有此意而不决行,万一泄露如何?」帝曰:「洪珍言是也。」犹豫未决。会丞相府佐封士让密启云:「光前西讨还,敕令放兵散,光令军逼帝京,将行不轨,事不果而止。家藏弩甲,奴僮千数,每遣使丰乐、武都处,阴谋往来。若不早图,恐事不可测。」启云「军逼帝京」,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人心亦大圣,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帝性至怯懦,恐即变发,令洪珍驰召祖珽告之。又恐追光不从命。珽因云:「正尔召之,恐疑不肯入。宜遣使赐其一骏马,语云『明日将往东山游观,王可乘此马同行』,光必来奉谢,因引入执之。」帝如其言。顷之,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今已伏法,其馀家口并不须问。寻而发诏,尽灭其族。
典故
明月众星中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二〈题长江〉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西浮与剡通】。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孺


《梁书》卷四十一〈刘孺列传〉~59~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本州召迎主簿。
典故
明珠报恩


《搜神记》卷二十~5~
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

例句

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 王昌龄 留别司马太守

典故
明珠十斛


《本事诗·情感》
唐武后时,左司郎中乔知之有婢名窈娘,艺色为当时第一。知之宠爱,为之不婚。武延嗣闻之,求一见,势不可抑。既见即留,无复还理。知之痛愤成疾,因为诗,写以缣素,厚赂阍守以达。窈娘得诗悲惋,结于裙带,赴井而死。延嗣见诗,遣酷吏诬陷知之,破其家。诗曰:「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难,好将歌舞借人看。富贵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别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红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时载初元年三月也。四月下狱,八月死。
《朝野佥载》卷二
周补阙乔知之有婢碧玉,姝艳能歌舞,有文华,知之时幸,为之不婚。伪魏王武承嗣暂借教姬人妆梳,纳之,更不放还知之。知之作〈绿珠怨〉以寄之,其词曰:「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碧玉读诗,饮泪不食三日,投井而死。承嗣撩出尸,于裙带上得诗,大怒,乃讽罗织人告之。遂斩知之于南市,破家籍没。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狱中上书自明〉~77~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隋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典故
平章批抹,明月清风
 
批风支月


《苏轼诗集》卷二十〈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四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四:「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典故
渊明粟
 
瓶中储粟,有无能几

相关人物
陶潜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去来兮〉~986~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东坡志林》卷三〈四民·论贫士〉~66~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词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徵。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典故
夜凉如水
 
扇子扑飞萤
 
扑来罗扇小
 
卧看明河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四〈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卧看牵牛织女星】。
典故
七擒
 
七擒略

相关人物
孔明
 
孟获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閒,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简释

七擒略:指运用智计使人彻底折服。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例句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 苏晋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贯休 送人征蛮

典故
彭泽横琴
 
意在无弦
 
没弦琴
 
渊明琴中趣
 
无弦
   
琴中得趣,弦上何劳声
 
琴无弦
 
空抚余徽
   
陶琴不要弦
 
陶琴无弦
 
陶翁琴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九〈史传部一〉
陶潜,字渊明。……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简释

无弦琴:喻自寻乐趣,或喻意趣高雅,或表示弦外情味。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例句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司空图 书怀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李白 戏赠郑溧阳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淡偶作次韵二首

典故
然明改俗


《后汉书》卷六十五《张奂传》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复拜武威太守。平均徭赋,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

例句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苏颋 同钱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典故
人笑褚渊
 
死袁生褚

相关人物
刘彧(南朝宋明帝)
 
袁粲
 
褚渊


《南齐书》卷五十五〈孝义列传·乐颐·(弟)乐预〉~964~
弟预亦孝,父临亡,执其手以托郢州行事王奂,预悲感闷绝,吐血数升,遂发病。官至骠骑录事。隆昌末,预谓丹阳尹徐孝嗣曰:「外传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托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举。人笑褚公,至今齿冷。」孝嗣心甚纳之。建武中,为永世令,民怀其德。卒官。有一老妪行担斛蔌叶将诣市,闻预死,弃担号泣。
《南史》卷二十八〈褚裕之列传·(湛之子)褚彦回〉~750~
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苍梧暴虐稍甚,齐高帝与彦回及袁粲言世事,粲曰:「主上幼年,微过易改,伊、霍之事,非季世所行,纵使功成,亦终无全地。」彦回默然,归心高帝。及废苍梧,群公集议,袁粲、刘彦节既不受任,彦回曰:「非萧公无以了此。」手取事授高帝。高帝曰:「相与不肯,我安得辞。」事乃定。顺帝立,改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甲仗五十人入殿。……及袁粲怀贰,曰:「褚公眼睛多白,所谓白虹贯日,亡宋者终此人也。」他日,粲谓彦回曰:「国家所倚,唯公与刘丹阳及粲耳,愿各自勉,无使竹帛所笑。」彦回曰:「愿以鄙心寄公之腹则可矣。」然竟不能贞固。……彦回善弹琵琶,齐武帝在东宫宴集,赐以金镂柄银柱琵琶。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宅尝失火,烟爓甚逼,左右惊扰,彦回神色怡然,索舆徐去。然世颇以名节讥之,于时百姓语曰:「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彦回生。」
典故 
日远
 
相关人物
司马昭(晋明帝)

参考典故
长安日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夙惠〉~590~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孝子传》
宗承字世林,父资丧,葬旧茔,负土作坟,不役僮仆。一夕閒土壤高五尺,松竹生焉。
《新校本后汉书》卷二十《祭遵传》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少好经书。家富给,而遵恭俭,恶衣服。丧母,负土起坟。

简释

日下:喻指帝都。唐戎里《秋日感怀》:“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例句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刘威 赠欧阳秀才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 司空曙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戎昱 秋日感怀

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杜甫 览镜呈柏中丞

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杨巨源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

百万王师下日边,将军雄略可图全。 殷尧藩 李节度平虏诗

日下骋琅玕,空中无罗绮。 邵谒 妓女

鬼方尧日远,幕府代云连。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客心湖上雁,归思日边花。 钱起 登复州南楼

远近作人天,王城指日边。 钱起 送赟法师往上都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

《國語辭典》:明珠  拼音:míng zhū
1.宝珠。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明珠翠羽,往往而在。」晋。左思〈魏都赋〉:「虽明珠兼寸,尺璧有盈曜。」
2.比喻珍爱的人。如:「她是她父母亲的掌上明珠。」
《漢語大詞典》:明珠投暗
见“ 明珠暗投 ”。
《國語辭典》:明珠暗投  拼音:míng zhū àn tóu
珍贵的东西落入不明价值的人手里,而得不到赏识或珍爱。语本《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后比喻怀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或好人误入歧途。元。高明〈二郎神。从别后套。集贤宾〉曲:「怕朱颜去也难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聊斋志异。卷六。鸽异》:「我以君能爱之,故托以子孙,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
《國語辭典》:无弦琴(無弦琴)  拼音:wú xián qín
没有琴弦的琴。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指闲适自得其乐或意趣高雅脱俗。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诗二首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漢語大詞典》:无声琴(無聲琴)
即无弦琴。语本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瓮餘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漢語大詞典》:陶令琴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陶琴
见“ 陶令琴 ”。
《漢語大詞典》:陶令琴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靖节琴(靖節琴)
指无弦琴。典出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不解音声,而畜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 宋 曾巩 《静化堂》诗:“客来但饮 平阳 酒,衙退常携 靖节 琴。”
《國語辭典》:日下  拼音:rì xià
1.太阳落下。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
2.现在、目前。《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日下天气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
3.当天。《水浒传》第六三回:「犒赏三军,限日下起行。」
4.京师。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5.比喻遥远。唐。王勃〈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6.国名。在东方荒远的地方。《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國語辭典》:日边(日邊)  拼音:rì biān
1.太阳旁边。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唐。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帝城或天子左右。唐。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