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10,分3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吕葛
星落
马上送明君
门掩僧院月明敲
明妃
明皇倚太真
明经
明良相悦
明眸皓齿
明日黄花
明四目
明扬
明月惊鹊
明月南楼
明月生蚌蛤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诸葛亮(字孔明)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佐刘备,拜为蜀相,成就三分天下大业。」

例句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 杜甫 晚登瀼上堂

典故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例句

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前星落庆霄,薤露逐晨飙。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典故
马上送明君

相关人物
王昭君

参考典故
毛延寿


《乐府诗集》卷二十九晋·石崇《王明君》题解,引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
明君歌舞者,晋太康中,(石)季伦所作也。王明君本名昭君,以触文帝讳,故晋人谓之明君。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明君配焉。初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昆莫,命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送明君亦然也。其新造之曲,多哀怨之声。晋宋以来,明君正以弦隶,少许为上舞而已。梁天监中,斯宣达为乐府,令与诸乐工以清商两相间弦为明君上舞,传之至今。

例句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孟浩然 凉州词

典故
月下敲门
 
门掩僧院月明敲

相关人物
贾岛


《鉴戒录》卷八〈贾忤旨〉
贾岛忤旨,授长江主簿,卑则至卑,名流海内矣。岛初赴名场日,常轻于先辈,以八百举子所业,悉不如己。自是往往独语,傍若无人,或闹市高吟,或长衢啸傲。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作「推」字,或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岛并辔语笑,同入府署,共论诗道。
《唐诗纪事》卷四十
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为敲,引手乍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久之。
典故
相关人物
王昭君

参考典故
昭君
 
毛延寿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王明君词并序〉~29~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

例句

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 题木兰庙

神女归巫峡,明妃入汉宫。 蒋冽 巫山之阳香溪之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陈子昂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韦庄 绥州作

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顾况 刘禅奴弹琵琶歌

典故
明皇倚太真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醒酒花〉
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典故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平当〉~3048~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庙园,当上书言:「臣闻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三十年之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馀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然风俗未和,阴阳未调,灾害数见,意者大本有不立与?何德化休徵不应之久也!●福不虚,必有因而至者焉。宜深其道而务修其本。昔者帝尧南面而治,先『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而化及万国。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夫孝子善述人之志,周公既成文武之业而制作礼乐,修严父配天之事,知文王不欲以子临父,故推而序之,上极于后稷而以配天。此圣人之德,亡以加于孝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犹周文武之追王太王、王季也。此汉之始祖,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顷之,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有意者,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奉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朔方刺史,复徵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先是太后姊子卫尉淳于长白言昌陵不可成,下有司议。当以为作治连年,可遂就。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复下公卿议封长。当又以为长虽有善言,不应封爵之科。坐前议不正,左迁钜鹿太守。后上遂封长。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即位,徵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邪?」当曰:「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馀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朕选于众,以君为相,视事日寡,辅政未久,阴阳不调,冬无大雪,旱气为灾,朕之不德,何必君罪?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归关内侯爵邑?使尚书令谭赐君养牛一,上尊酒十石。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后月馀,卒。子晏以明经历位大司徒,封防乡侯。汉兴,唯韦、平父子至宰相。
典故
明良相悦


《尚书》卷五〈虞书·益稷〉~74~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典故  
昭阳第一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哀江头〉
少陵【案:汉宣帝葬杜陵。许后葬南园。谓之小陵。后人呼为少陵。杜甫家焉。】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辇前词人带弓箭】,白马嚼齧黄金勒【白马嚼齧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翻身向空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一笑正坠双飞翼】【一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欲往城南望城北】。

《苏轼诗集·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轮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典故
明四目

相关人物


《尚书·虞书·舜典》
「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唐·孔颖达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巳远视四方也。」

例句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王维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古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大君明四目,烛之洞秋毫。 舒元舆 坊州按狱

典故

《尚书》卷二〈虞书·尧典〉~28~
(帝)曰:「明明扬侧陋。」旧题汉·孔安国传:「尧知子不肖,有禅位之志,故明举明人在侧陋者,广求贤也。」
典故
明月惊鹊


《苏轼诗集》卷二十四〈次韵蒋颖叔〉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典故
明月南楼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8~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二〈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清·王琦注:「琦按《世说》、《晋书》载庾亮南楼事,皆不言『秋月』,而太白数用之,岂古本『秋夜』乃『秋月』之讹,抑有他传是据欤!」
典故
明月生蚌蛤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44~
明月之珠出于蛖蜃,周之简圭生于垢石,大蔡神龟出于沟壑。万乘之主,冠锱锤之冠,履百金之车。牛皮为贱,正三军之众。欲学歌讴者,必先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此皆学其所不学,而欲至其所欲学者。耀蝉者务在明其火,钓鱼者务在芳其饵。明其火者,所以耀而致之也;芳其饵者,所以诱而利之也。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北齐书》卷三十五〈陆卬列传〉~469~
陆卬,字云驹。少机悟,美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卲所赏。卲又与卬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可乎?」由是名誉日高,儒雅搢绅,尤所推许。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历文襄大将军主簿,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以本职兼太子洗马。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卬每兼官燕接,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漢語大詞典》:吕葛
周 吕尚 与 三国 蜀 诸葛亮 的并称。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凄其望 吕葛 ,不復梦 周 孔 。”
《漢語大詞典》:星落
(1).天星隐没。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序:“麟亡星落,月死珠伤。”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诗:“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唐 杜甫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诗之一:“星落 黄姑 渚,秋辞 白帝城 。”
(2).喻名人死亡。 唐 方干 《哭秘书姚少监》诗:“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参见“ 星亡 ”。
《漢語大詞典》:星亡
(1).星宿隐没不见。汉书·京房传:“九年不改,必有星亡之异。”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星亡为星不见也。”
(2).古人以为人间英杰皆上应天星,故以“星亡”谓重臣或贤人死亡。 北周 庾信 《崔訦神道碑铭》:“诸侯地裂,边将星亡。” 倪璠 注:“星亡,谓 崔訦 之薨也。”
《漢語大詞典》:落星
(1).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北临 长江 。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 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2).楼名。在 南京市 东北临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选·左思〈吴都赋〉:“数军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楼。” 刘逵 注:“ 吴 有 桂林苑 、 落星楼 ,楼在 建业 东北十里。” 前蜀 韦庄 《春日》诗:“ 落星楼 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暉。”
(3).石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眇小欺 湘 燕,团圆笑落星。”
《國語辭典》:明妃  拼音:míng fēi
汉元帝宫人王嫱。参见「王嫱」条。
《國語辭典》:明经(明經)  拼音:míng jīng
1.明于经术。《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平当》:「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2.唐时以经义所取之士。《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自唐以来,所谓明经,不过帖书、墨义,观其记诵而已。」
3.明清时对贡生的尊称。《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陆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國語辭典》:千门(千門)  拼音:qiān mén
宫门。唐。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國語辭典》:明眸皓齿(明眸皓齒)  拼音:míng móu hào chǐ
形容美人容貌明丽。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也作「皓齿明眸」。
《國語辭典》:明日黄花(明日黃花)  拼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明日黄花指在重阳节欣赏菊花最能景与情会,若错过时令就毫无兴味。后比喻为过时的事物。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必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漢語大詞典》:明扬(明揚,明敭)
亦作“ 明敭 ”。
(1).公开张扬或宣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问於听事之所,先以疏其过恶,次以明扬君父不杀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谢。”
(2).举用;选拔。《梁书·处士传·庾詵》:“明敭振滞,为政所先;旌贤求士,梦佇斯急。”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小人司刺举,明敭实滥吹。” 倪璠 注:“敭,举也。” 宋 王安石 《节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扬,屡更烦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与其效奔竞于权门,夤缘而窃天家之爵,孰若听捐资于当道,明扬而邀天秩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