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玉堂春  拼音:yù táng chūn
戏曲剧目。明代故事戏。相传明时名妓苏三,号玉堂春,与王金龙情意深厚,后苏三从洪洞贾人为妾,大妇欲杀之,却误毒贾人,苏三被诬论罪,适王金龙为山西巡按,平反其狱,苏三乃与王结合,小说戏曲多演此故事。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称为《女起解》、《洪洞县》、《三堂会审》、《苏三起解》。
《漢語大詞典》:迎晨
侵晨,黎明时分。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漢語大詞典》:五漏
(1).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唐 黄滔 《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
(2).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 五更 ”。
《國語辭典》:五更  拼音:wǔ gēng
1.称长老为「五更」。古天子养老有三老五更,以父兄之礼事之。见《礼记。文王世子》。《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
2.旧时以漏刻计时,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相当于自午后七时起算,每一时段,为两小时,至清晨五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證》:「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也作「五夜」。
3.特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日五更,王冕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红楼梦》第五八回:「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
《漢語大詞典》:头鸡(頭雞)
指黎明时分最先啼叫的公鸡。 宋 陆游 《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下牀头鸡鸣,梳髻着襦裙。”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兀的不是头鸡叫。小二哥,你起来,收拾家火,我去了也。”
《漢語大詞典》:昧机(昧機)
指不明时势的人。 唐 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
《漢語大詞典》:黎饭(黎飯)
谓黎明时用膳。 明 徐渭 《游五泄记》:“又明日,黎饭,復行。入湖船,一夕而至 金家巉 。”
《國語辭典》:馀裕(餘裕)  拼音:yú yù
充裕而有馀。《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当其无事也,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馀裕。」
《國語辭典》:鱼肚白(魚肚白)  拼音:yú dù bái
接近鱼肚子的白色,常用来形容黎明的天色。如:「接近清晨,天边已呈现一片鱼肚白了。」
《國語辭典》:信号灯(信號燈)  拼音:xìn hào dēng
代替语言,作为传达消息或命令的灯号。主要以不同的颜色光或时明时灭的间歇光来指示安全、危险、正常、故障等工作情况或传达消息。常用于船舶、灯塔、道路、铁路、机场和电气设备等处。
《国语辞典》:篇海类编(篇海类编)  拼音:piān hǎi lèi biān
书名。明时据韩道昭五音篇海所辑成,二十卷,托名宋濂撰、屠隆订正。以五音篇海部首之字分二十类编次,又分四百四十四个子目,内容多荒谬舛陋。
《国语辞典》:听候官身(听候官身)  拼音:tīng hòu guān shēn
元明时代的妓女,等候官府的徵调。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白日里听候官身,黑夜里相陪著子弟。」
《国语辞典》:月落乌啼(月落乌啼)  拼音:yuè luò wū tí
形容天色将明时的景象。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三折:「咱两个欢欢喜喜饮数杯,安安隐隐锦帐底,直睡到月落乌啼。」
《国语辞典》:茶马市(茶马市)  拼音:chá mǎ shì
宋明时,甘肃与四川两省边界以茶交易藩马的地方,称为「茶马市」。
《国语辞典》:海盐腔(海盐腔)  拼音:hǎi yán qiāng
元、明时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戏曲腔调。多以文人传奇为剧目,演出时,以锣、鼓、拍板伴奏。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极为盛行,与馀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漢語大詞典》:丹凤朝阳(丹鳳朝陽)
《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明 朱善 诗解颐卷三:“凤皇者,贤才之喻;高冈者,朝廷之喻;梧桐者,贤君之喻;朝阳者,明时之喻也。”后以“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
分類:贤才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