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5,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玉昆
贤昆仲
北昆
黑昆仑
昆涨
昆崖
昆味
昆山腔
昆山调
昆彭
昆苗
昆竹
昆卉
昆剑
昆崿
《漢語大詞典》:金玉昆
见“ 金友玉昆 ”。
《國語辭典》:金友玉昆  拼音:jīn yǒu yù kūn
称赞他人一门兄弟才德兼美。参见「玉昆金友」条。唐。杨烱〈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有元方季方之长幼,传学诗学礼之门风。金友玉昆,忠臣孝子。」《太平御览。卷四九五。人事部。谚上》:「崔鸿前凉录曰:『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秦雄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
《国语辞典》:贤昆仲(贤昆仲)  拼音:xián kūn zhòng
对人兄弟的尊称。如:「请贤昆仲光临舍下一聚。」也称为「贤昆玉」。
分类:兄弟尊称
《高级汉语词典》:北昆  拼音:běi kūn
北方昆曲
《漢語大詞典》:黑昆仑(黑崑崙)
指原 槟榔屿 、 马六甲 的土人。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七:“欲废平生“无鬼论”,回头却是黑 崑崙 。”
《骈字类编》:昆涨(昆涨)
谢灵运山居赋长江永归巨海延纳昆涨缅旷岛屿绸沓
《骈字类编》:昆崖(昆崖)
南北朝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 其三 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
《漢語大詞典》:昆味(崑味)
茄子的别称。 宋 陶谷 清异录·蔬:“落酥本名茄子, 煬帝 缘饰为‘崑崙紫瓜’,人间但名,‘崑味’而已。”
分類:茄子
《國語辭典》:昆山腔(崑山腔)  拼音:kūn shān qiāng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的剧种。参见「昆腔」条。
分類:昆山腔
《國語辭典》:昆腔(崑腔)  拼音:kūn qiāng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于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昆曲」;因以江南苏州昆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昆剧」。
《漢語大詞典》:昆山调(崑山調)
见“ 崑调 ”。
《漢語大詞典》:昆调(崑調)
(1).亦称“ 崑山调 ”。即昆腔。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眼里火》:“清溜溜押几句崑山调。”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能吹出昆调、徽腔,他又能仿吹鹧鸪、布谷的春声。”
(2).指西昆体。 明 胡应麟 诗薮·杂编·闰馀中:“ 熙丰 以还,亦有作崑调者, 欧阳公 ‘组甲光寒围夜帐’……是也。”参见“ 崑体 ”。
分類:昆腔
《分类字锦》:昆彭
傅亮封刘裕为宋公诏夏殷资昆彭之伯有周倚齐晋之辅鉴诸前典仪刑万代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昆苗
后代,后裔。 汉 蔡邕 《汝南周巨胜碑》:“名振华夏,光耀昆苗。”
分類:后代后裔
《漢語大詞典》:昆竹(崑竹)
见“ 崑崙竹 ”。
《骈字类编》:昆卉(昆卉)
宋书周续之传仁心内发义怀外亮留爱昆卉诚著桃李
《漢語大詞典》:昆剑(昆劍)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剑。 唐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 媧 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
分類:昆吾冶炼
《骈字类编》:昆崿(昆崿)
魏晋 支遁 述怀诗二首 其一 翔鸾鸣昆崿,逸志腾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