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昆仲  拼音:kūn zhòng
兄弟。《三国演义》第八一回:「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共报父仇;奈何自相争竞,失其大义。」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昆池
即 昆明池 。 汉武帝 于 长安 近郊所凿。 宋 已湮没。 隋 江总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玉轴 昆池 浪,金舟 太液 张。” 明 徐渭 《怀陈将军同甫》诗:“铜柱 华 封尽, 昆池 汉 凿空。”
《漢語大詞典》:昆丘(崑丘)
亦作“崐丘”。亦作“崐邱”。 即 昆仑山 。隋书·音乐志下:“原载垂德, 崐丘 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一:“材抽 嶧山 干,徽点 崑丘 玉。”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龙驭 崑丘 ,鸟发 玄圃 。” 明 何景明 《登楼凤县作》诗之二:“如闻乘八骏,早晚向 崑邱 。”
分類:昆仑山
《漢語大詞典》:昆阆(崑閬)
指 昆仑山 上的 阆苑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指 蓬壶 而翻翰,望 崑閬 以扬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昨游 崑閬 循丹梯,海天一碧揩瑠瓈。”
《國語辭典》:昆夷  拼音:kūn yí
西戎种族的一支。分布于今陕西泾渭流域一带。《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序》:「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也称为「犬戎」。
《漢語大詞典》:金昆
(1).指银子。“银”字拆开为“金”“艮”,“艮”又近“昆”,故讹作“金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新论以金昆为银……如此之例,盖数术谬语,假借依附,杂以戏笑耳。”
(2).谓兄弟。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客饮甘露亭:“往者贤金昆不竖篱棘见未萌,吾子岂有向来之患乎?” 明 陈所闻 《玉包肚·九日焦太史弱侯招饮谢公墩》曲:“聚贤星玉友金昆,共佳辰弔古寻幽。”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称人兄弟的敬词。《西游记》第四三回:「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
2.陆机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来敬称别人兄弟。如:「多年不见,不知贤昆玉近来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昆崙丘(崑崘丘)
见“ 崑崙丘 ”。
《漢語大詞典》:元昆
长兄。 唐 苏颋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诗:“始覩元昆鏘玉至,旋闻季子佩刀迴。” 宋 苏辙 《送鲁有开》诗:“白髮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分類:长兄
《骈字类编》:玉昆
南史王份传子琳字孝璋有子九人并知名长子铨字公衡铨虽学不及锡而孝行齐焉时人以为铨锡二王可谓玉昆金友
《骈字类编》:玉昆(玉昆)
元 顾瑛 浣华馆联句 马山分玉昆,鲵津类清霅。
《漢語大詞典》:来昆(來昆)
后代子孙。 唐 李审几 《奉仙观老君碑》:“ 少卿 远裔, 元礼 来昆。”诚意伯文集卷一附 明 洪武 元年礼部拟《刘基祖父永嘉郡公诰》:“松揪有耀,益厚来昆。”
《國語辭典》:昆明池  拼音:kūn míng chí
湖泊名:(1)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面积约三百三十平方公里。也称为「滇池」。(2)位于陕西省长安县西南,汉武帝时所凿,今已乾涸。
《漢語大詞典》:昆刀(崑刀)
即昆吾刀。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序》:“ 苏 生则於阴阳抗坠,分刌比度,如崑刀之切玉。”
昆吾刀的省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且其笔快如 并 剪,鋭如昆刀,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 清 纳兰性德 《与韩元少书》:“ 王伯安 以天纵之奇才,加心学之独得,故其为文如昆刀之切玉,快马之斫阵,为天地间第一种快文。”
《漢語大詞典》:坚昆(堅昆)
(1).古部族名。又称 鬲昆 、 隔昆 、 结骨 、 纥骨 、 居勿 , 唐 时称 黠戛斯 ,在今 叶尼塞河 上游。 汉 初属 匈奴 。 宣帝 时, 匈奴 郅支单于 发兵西破 坚昆 ,因留都其地。汉书·匈奴传下:“﹝ 郅支单于 ﹞发其兵西破 坚昆 ,北降 丁令 ,并三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境异:“ 坚昆 部落非狼种,其先所生之窟在 曲漫山 北。”
(2). 唐 羁縻都督府名。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以 铁勒结骨 (即 黠戛斯 )部设置,隶 燕然都护府 。故址在今 苏联 境内 叶尼塞河 上游一带。
(3).复姓。 黠戛斯 有 坚昆氏 ,居 贺兰山 下,自云 李陵 之后。见 宋 罗泌 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