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6
词典
5
分类词汇
191
共196,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花被
吉丁
上唇
天牛
沙鸡
气孔
虫子
豆娘
鸣叫
甲虫
虻虫
触角
灶马
五虫
吻角
《國語辭典》:
花被
拼音:
huā bèi
花萼与花冠的总称,尤常用于二者形态相似之时。有保护花蕊和引诱昆虫的作用。
分類:
花被
花萼
种花
花冠
花色
保护
棉被
花蕊
引诱
昆虫
用途
《國語辭典》:
吉丁
拼音:
jí dī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碰击的清脆响声。元。张可久〈寨儿令。添晚妆〉曲:「添晚妆,过回廊,吉丁一声环佩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时晚生把膀子一挣,吉丁的一声,那车就过去了几十步远。」
分類:
象声词
昆虫
昆虫名
虫名
金属
玉器
《漢語大詞典》:
吉丁虫(吉丁蟲)
昆虫名。种类很多。成虫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体色一般甚美,具金属光泽。头较小,触角短,足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亦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为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虫。
《
本草纲目·虫三·蛗螽
》
﹝附录﹞引 陈藏器 曰:“吉丁虫。甲虫也。背正緑,有翅在甲下。出 岭 南 宾 澄 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爱。媚药也。”
分類:
昆虫
昆虫名
虫名
种类
成虫
大小
《漢語大詞典》:
上唇
昆虫和甲壳动物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上面的或者前方的唇,包括单一的一块或者一片,紧接着上颚的前方或者上面
一些兰花唇瓣的顶生裂片
一个上唇鳞片或者板
分類:
昆虫
兰花
上唇
鳞片
其它
裂片
节肢动物
前方
单一
紧接
接着
上颚
《國語辭典》:
天牛
拼音:
tiān niú
动物名。鞘翅目昆虫。常见的有二种:一种身体较小,黑色而有光泽,翅上有白色星点,称为「星天牛」。另一种身体较大,黑褐色,密生灰黄色绒毛,称为「褐天牛」。天牛是蛀木材专家,常利用其锐利的口器蛀蚀桑树、果树、茶树等,是森林、作物的害虫。
分類:
天牛
鞘翅
昆虫
一科
常见
身体
《國語辭典》:
沙鸡(沙雞)
拼音:
shā jī
动物名。鹑鸡目。形似家鸡而嘴小,背部暗褐色,多有黑条纹。产于中国大陆北部及西伯利亚等处的草原。
分類:
沙鸡
鸟名
莎鸡
北方
昆虫
虫名
小鸟
草地
地上
前翅
《國語辭典》:
气孔(氣孔)
拼音:
qì kǒng
1.植物叶表面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孔口,可供水蒸气及空气的进出。
2.昆虫类躯体侧面的呼吸器官。也称为「气门」。
3.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可供空气通过的孔。也称为「气眼」。
4.铸件内部的空洞。是由铸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捲入空气所形成。也称为「气眼」。
分類:
气孔
接受
金属
昆虫
放出
出空
空气
铸件
植物
物器
器官
许多
《國語辭典》:
虫子(蟲子)
拼音:
chóng zi
1.昆虫的泛称。
2.依靠某事得利的人。
分類:
虫子
昆虫
类似
小动
动物
《國語辭典》:
豆娘
拼音:
dòu niáng
动物名。一种昆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绿,形状像蜻蜓,比蜻蜓小,静止时两对翅直立在背上,常在水边或草地上飞翔,以吃小虫维生。也称为「豆娘子」。
分類:
昆虫
昆虫名
虫名
端午节
饰物
灯心
蜻蜓
《國語辭典》:
鸣叫(鳴叫)
拼音:
míng jiào
昆虫鸟兽发出的声音。如:「夜晚,走在田野,可以听到夜莺的鸣叫。」
分類:
鸣叫
轰鸣
昆虫
吼叫
叫声
《國語辭典》:
甲虫(甲蟲)
拼音:
jiǎ chóng
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前翅革质化,静止时,左右翅在背上正中线合而为一,并可盖住膜质后翅和腹部。甲虫类约有二百科,分布广泛,除南北极外,栖息地遍布全球。
分類:
甲虫
鞘翅
昆虫
甲壳
动物
外部
硬壳
《漢語大詞典》:
虻虫(蝱蟲)
昆虫名。飞虻。中医用以入药。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虫三·蜚虻
》
:“按 刘河间 云:蝱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也。 成无己 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畜血用蝱虫,乃肝经血分药也。”
分類:
昆虫
昆虫名
虫名
中医
入药
《國語辭典》:
触角(觸角)
拼音:
chù jiǎo
昆虫、节足或软体动物的感觉器官。生于头部两侧、复眼近旁的触角窝内,具有触觉、嗅觉、及听觉的机能,有丝状、鞭状、羽状等等。如虾、蟹的须,蜗牛、田螺头部上的软角。也称为「触须」。
分類:
触角
昆虫
软体动物
敏感
动物
试探
甲壳
头部
感觉器官
《國語辭典》:
灶马(灶馬)
拼音:
zào mǎ
1.动物名。一种昆虫。体裸出,无翅,缺听觉。头小,触角呈丝状,甚长。背驼起,故俗称「灰骆驼」。后肢强大,善跳跃。常栖阴湿地,夜间多集灶旁,故称为「灶马」。也称为「灶鸡」。
2.绘印的灶神像。平时贴于灶上,至过年前,与祭品一同焚化。
分類:
昆虫
灶神
木刻
虫名
刻印
印刷
坐骑
纸上
神像
《國語辭典》:
五虫(五蟲)
拼音:
wǔ chóng
古人对动物的分类。称人为「裸虫」,称兽为「毛虫」,称禽为「羽虫」,称鱼为「鳞虫」,称有壳的为「介虫」。《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分類:
各类
动物
五类
毛虫
兽类
甲虫
昆虫
鳞虫
鱼类
《漢語大詞典》:
吻角
(1).某些昆虫、软体动物的嘴和触角。常用来比喻虚名微利。 宋 文莹
《玉壶清话》
卷三:“一日尊前,故谓 薛 曰:‘聊假二千緡,创立 鑑湖 别墅, 鄞 麾才罢,便当谢病,一扁舟钓於 越溪 ,岂能随蜗蝇竞吻角乎?’”
(2).特指嘴。 宋
王令
《梦蝗》
诗:“梦蝗千万来我前,口似囁嚅色似寃。初时吻角犹唧嗾,终遂大论如人然。”
(3).口边;嘴角。 明
宋濂
《送钱允一还天台》
诗:“腰围白玉金作銙,吻角左右分三髭。” 明
刘基
《题蟹》
诗之二:“能令吻角流馋沫,莫向牕前咤老饕。”
分類:
昆虫
嘴
嘴角
软体动物
触角
虚名
微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