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早 → 蚤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简介
名明志,字渔叔,以字行。湖南湘潭人,从乡贤赵净园(启霖)先生学诗文。李渔叔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生活在湘潭的少年时期至三十岁,可称之为早期;中期为其军旅生涯,即从军后参加抗日战争至胜利后;晚期为一九四九年卜居台北后。1932年任湖南省政府参议,1949年以后历任台湾省政府秘书、行政院秘书、总统府秘书,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著有《墨子今注今译》、《墨辩新注》、《墨子选注》等书,并有《花延年室诗》《三台诗传》存世。李渔叔先生嘉惠学子匪浅,裁成甚众,许多著名古典诗研究者如黄永武、张梦机、罗尚皆出其门下。
《漢語大詞典》:河姆渡文化
我国 长江 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典型遗址为 浙江省 馀姚县 河姆渡 遗址的三、四层。发现了“干栏”式建筑遗迹,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具有相当成熟的木构技术。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和狩猎用的骨镞等。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主要是釜、钵、罐、盆、盘等五种,有类似鼎足的支座,但没有豆、鼎等器,陶器上广泛应用了绳纹和刻画动植物形象的花纹。同时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说明农业已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还饲养了狗、猪和水牛等家畜。据碳-14法测定, 河姆渡 三、四层的年代,约为公元前四千八百多年。
《国语辞典》:播种机(播种机)  拼音:bò zhǒng jī
用以撒播种子的机器。早期播种一向使用人力撒播,现多改以机器播种。
《漢語大詞典》:大荔人
我国近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 陕西省 大荔县 解放村 附近的 洛河 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78年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漢語大詞典》:顶杆
被打入某些物体中的薄壁管(如以后将灌入混凝土的管形钢柱)内的临时内支柱
一种用来顶出已成型工件的棒
穿入型腔背面的销杆,用以顶出制成件
早期来复枪枪管尾端中的细钢杆,弹丸由推弹杆撞入顶住钢杆并配合来复线塞紧
《漢語大詞典》:陈独秀
(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曾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首领。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出狱。病逝于四川江津。著作有《独秀文存》
《漢語大詞典》:酢母
即酿酒、醋用的酵母。早期称作酢母。能诱起含糖及淀粉类的物质发酵变酸。 章炳麟 《訄书·消极》:“今有造酢母者,投以百味,苦者亦酸,芳甘者亦酸。彼 清 政府犹酢母矣。”参见“ 酵母 ”。
《國語辭典》:酵母  拼音:xiào mǔ
真菌子囊菌类「酵母菌」的简称。参见「酵母菌」条。
《国语辞典》:胚叶(胚叶)  拼音:pēi yè
构成动物早期胚胎的细胞层。参见「胚层」条。
《漢語大詞典》:摄论宗(攝論宗)
佛教早期学派之一。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为旨立宗,后世也称摄论师。盛行于 陈隋 之际,至 唐 玄奘 学派兴起,逐渐衰微绝传。
《國語辭典》:人工流产(人工流產)  拼音:rén gōng liú chǎn
胚胎发育期间,利用药品或人工方法,使胎儿脱离母体而死亡。也称为「打胎」、「堕胎」。
《國語辭典》:蓝田猿人(藍田猿人)  拼音:lán tián yuán rén
中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西元一九六三年在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猿人化石。他们的头骨壁厚,额骨宽,脑容量小,约七百八十毫升,体质形态比北京人、爪哇人更原始,约生活于五、六十万年前,属于更新世中期的早期。也称为「蓝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