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盂兰盆(盂蘭盆)  拼音:yú lán pén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候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漢語大詞典》:时货(時貨)
指供日用的谷帛畜产等物。管子·八观:“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 尹知章 注:“时货,谓穀帛畜产也。”
《漢語大詞典》:杂器(雜器)
(1).指日用器具。《魏书·高祖纪下》:“其御府衣服、金银、珠玉、綾罗、锦绣,太官杂器,太僕乘具,内库弓矢,出其太半。”新唐书·百官志三:“﹝中校署﹞掌供舟车、兵械、杂器。”
(2).指为日用器物写的铭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至如 敬通 杂器,準矱戒铭,而事非其物,繁略违中。”
《漢語大詞典》:轴文(軸文)
写在轴子上的文词。喜庆日用作庆贺。《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 西门庆 ﹞因説起:‘ 乔大户 、 云离守 两位舍亲,一受义官,一袭祖职,见任管事。欲求两篇轴文奉贺,不知老翁可有相知否?’”《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那消两日光景,写成轴文,差人送来。 西门庆 挂在壁上,但见青段锦轴,金字辉煌,文不加点,心中大喜。”
《漢語大詞典》:食耗
指日用开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 王 以无利不肯售。迟十餘日,计食耗烦多,倍益忧闷。”
分類:日用开销
《漢語大詞典》:什具
(1).各种日用器具。新唐书·崔圆传:“ 圆 鋭功名,初闻难,刺 国忠 意,乃治城浚隍,列馆宇,储什具。”
(2).指各种工具。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奏请修 河 北诸城,计木五百万条,畚钁什具七百万事。”
《漢語大詞典》:杂货铺(雜貨鋪)
售卖各种日用零星货物的店铺。 冰心 《冬儿姑娘》:“我的妹妹家住在 蓝旗 ,有个菜园子,也有几口猪,还开个小杂货铺。”如:这些东西,你到杂货铺里就可买到。
《漢語大詞典》:膏糜
亦称“ 膏粥 ”。 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 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漢語大詞典》:资具(資具)
(1).日用器具。《华严经·十回向品》:“庄严舍宅,及诸资具,随有乞求,一切施与。”
(2).泛指各种设备。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国家之事业者,其作料与资具,本非自元首持之而至,亦非自团体持之而至,还即各各人民之所自有。”
《漢語大詞典》:五洋杂货(五洋雜貨)
旧称外国来的一些日用商品,如洋油、洋火、洋碱、洋蜡之类。亦泛指各种日用的零星货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五洋杂货的利润虽然不错,比起西药来,利润还是薄的。”
《漢語大詞典》:盐菜银(鹽菜銀)
泛指日用菜金。清史稿·食货志一:“ 新疆 军屯分数,人穫细粮十五石至十八石,官议敍,兵丁赏一月盐菜银,二十五石倍之。”
分類:日用
《国语辞典》:平价商店(平价商店)  拼音:píng jià shāng diàn
以物价低廉为号召所开设的日用杂货店。
《国语辞典》:春条儿(春条儿)  拼音:chūn tiáo ér
一种对联。我国民间常于春日用红色纸书写一些吉祥辞语,张贴在门楹间。如「开门大吉」、「出行大利」等。
《国语辞典》:补垣塞穴(补垣塞穴)  拼音:bǔ yuán sè xuè
择日用事术语。指修补破墙、塞蚁穴或其他洞穴。
《国语辞典》:摩喉罗(摩喉罗)  拼音:mó hóu luó
1.民间习俗于七夕日用来供养乞巧的偶人。也作「魔合罗」。
2.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