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须(無須)  拼音:wú xū
不必、不用。《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善候何颜色,如其不悦,无须多陈。」《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其人曰:『此无须踟蹰。某不过欲抽小数于内兄,于将军锱铢无所望。』」也作「无须乎」。
《漢語大詞典》:无须之祸(無鬚之禍)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 ﹞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鬚而误死者。”后以“无鬚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宋 陈亮 《送吴允成运干序》:“及其徒既衰,而异时熟视不平者合力共攻之,无鬚之祸滥及平人。”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 亮 滥膺无鬚之祸,初欲以杀人残其命,后欲以受贿残其躯……可谓吹毛求庛之极矣。”
《國語辭典》:不用  拼音:bù yòng
1.不使用。汉。武帝 贤良诏:「周之成康,刑措不用,德及鸟兽。」
2.不必、不需要。《红楼梦》第二九回:「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
《漢語大詞典》:无事(無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國語辭典》:不必  拼音:bù bì
1.不需要、没有必要。晋。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五〉:「臣闻良宰谋朝,不必借威。」《三国演义》第九六回:「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
2.不一定、未必。《史记。卷八○。乐毅列传》:「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宋。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古今作者或能文,不必工于诗;或长于诗,不必有文。」
《國語辭典》:不容  拼音:bù róng
1.不能容纳。《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閒不容发。」
2.不许、不能宽容。《文选。任昉。奏弹刘整》:「人之无情一何至此,实教义所不容,绅冕所共弃。」《三国演义》第二回:「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國語辭典》:无因(無因)  拼音:wú yīn
1.没有原因。唐。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诗:「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红楼梦》第五八回:「或呈告无据,或举荐无因,种种不善,在在生事,也难备述。」
2.没有门路、办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只因赴选长安,流落外里,而今盘缠阙乏,无因得回乡故。」
《漢語大詞典》:毋事
(1).不事,不从事。管子·八观:“什一之师,什三毋事,则稼亡三之一。”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曰:“谓兴师役一分,则相逮者众,而为三分,是十分中有三分不事农之人,而亡税三之一矣。”
(2).犹无须。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以 少陵 之才,攻絶句即不能为 李 ,詎谓不若 摩詰 ,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漢語大詞典》:毋需
无须;不必。 许地山 《海世间》:“若说海里有神,你应当崇拜水,毋需再造其他的偶像。”
分類:无须不必
《漢語大詞典》:使不的
亦作“ 使不得 ”。
(1).犹言无须;不可以。常用为劝阻之词。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我如今一脚的出了这门,使不的你可使人来赶我……可使不的你摆酒着人与我和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果然 严蕊 若去,此邦便觉无人,自然使不得!”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颗印是个要紧的,衙门裡要不分出个内外来,断乎使不得。”
(2).谓不能使用。如:这个开关已经坏了,使不得了。
《國語辭典》:某人  拼音:mǒu rén
1.指称非固定对象的第三人称。如:「不要常批评某人不好、某人不对,自己也该检讨一下。」
2.指称确定而无须说出姓名的人。如:「从此以后,我们不再相信某人。」
《國語辭典》:不烦(不煩)  拼音:bù fán
1.不浮躁。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2.不烦劳。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
3.不烦冗。《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合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甚么为难的不成?」
《漢語大詞典》:无劳(無勞)
(1).不要劳累;不用劳烦。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仪礼·聘礼“辩復命如聘” 汉 郑玄 注:“自陈币至於上介,以公赐告无劳。” 贾公彦 疏:“无劳者,劳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无劳也。”
(2).犹无须,不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故 河 不出图,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无劳喟然。”北史·贺若弼传:“ 叔寳 惶惧流汗,股慄再拜。 弼 谓曰:‘……无劳恐惧。’”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 赵 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此其中利害, 中国 人宜自审度,无劳外人代计。”
(3).没有劳绩。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國語辭典》:无庸(無庸)  拼音:wú yōng
1.无须。《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这是官场通套,无庸细谈。」也作「无庸」、「毋庸」。
2.无用。《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
《國語辭典》:不著  拼音:bù zháo
1.不适宜。宋。杨万里 和道父山歌:「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迎儿,你嫁人不著,是你的事。我今与你一两银子,后番却休要来。」
2.不用、不需。宋。黄庭坚 四休居士诗:「无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
3.不及时。《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走向前,喜满腮。接待不著且休怪,倒玉柱金山纳头拜。」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早知陛下到来,只合远接,接待不著,勿令见罪。」
4.不成功。《水浒传》第六一回:「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著,冻倒在卢员外门前。」《老残游记》第一五回:「刚睡下来,冷得异样,越冷越打战,就睡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