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元礼门
    
李膺龙门
  
无礼许登门
   
登龙客
 
登龙宾
  
见李膺
  
龙门主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延熹二年徵,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贤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三秦记》曰:「龙门,一名河津,去长安九百里。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

简释

李膺门:指官高品端的门第。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登龙:喻得到有声望者援引而提高身价。唐高适《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例句

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刘禹锡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士安曾重赋,元礼许登门。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

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

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今日殷勤访吾子,稳将鬐鬣上龙门。 崔安潜 报何泽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张九龄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倚马才宁有,登龙意岂无。 戎昱 上桂州李大夫

孤鹤必应思凤诏,凡鱼岂合在龙门。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鲤鱼纵是凡鳞鬣,得在膺门合作龙。 方干 漳州亭言事寄于使君

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方干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 方干 赠信州高员外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

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李端 将之泽潞留别王郎中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李端 慈恩寺怀旧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李郢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 林滋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是日登龙客,无忘君子恩。 杨浚 赠李郎中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权德舆 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权德舆 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

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 王传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

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 卢纶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

鹤发逢新镜,龙门跃旧鳞。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时充折{★}使)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崄津。 袁皓 及第后作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五

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许浑 怀旧居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赵嘏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之一

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虚名滥接登龙士,野性宁忘种黍田。 钱起 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 骆宾王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高适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

《漢語大詞典》:李膺客
喻指名门之客。 唐 杨炯 《宴皇甫兵曹宅》诗序:“累代通家,咸言 李膺 之客。百年何计,相知在於我心。” 明 高启 《龙门》诗:“我尝謁真龙,天门谬通籍。何必更区区,求为 李膺 客。”参见“ 李膺门 ”。
分類:指名名门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漢語大詞典》:李膺门馆(李膺門館)
见“ 李膺门 ”。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漢語大詞典》:李门(李門)
见“ 李膺门 ”。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國語辭典》:登门(登門)  拼音:dēng mén
上门。《三国演义》第六五回:「玄德亲登门,请二人出仕。」《聊斋志异。卷五。封三娘》:「然贫贱者与贵人交,足未登门,先怀惭怍,恐为婢仆下眼觑,是以不果来。」
《國語辭典》:登龙(登龍)  拼音:dēng lóng
比喻成名发迹,飞黄腾达。如:「几年不见他,没想到已是千万富翁,真是登龙有术啊!」
《漢語大詞典》:膺门(膺門)
(1).马的胸膛。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膺门沫赭,汗沟走血。” 李善 注:“《相马经》曰:‘膺门欲开,汗沟欲深。’”按, 南朝 宋 徐咸 《相马书》作“胸堂欲开”。
(2).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唐 元稹 《陪诸公游通德湖》诗:“唯有满园桃李下, 膺 门偏拜 阮元瑜 。”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吠声嗾国猘,公议怯 膺 门。” 前蜀 贯休 《别卢使君》诗:“幸到 膺 门下,频蒙俸粟分。”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漢語大詞典》:龙门客(龍門客)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载, 李膺 不妄交接,有被其容接者为登龙门。后因称高门上客为“龙门客”。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