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正要  拼音:zhèng yào
即将、刚要做某事。《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三姑娘正要拿人扎筏子呢,连他屋里的事都驳了两三件。」《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岂知正要往下听,忽见女人同那个瘦长条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团。」
《國語辭典》:窟穴  拼音:kū xuè
1.洞穴。《韩非子。说疑》:「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
2.敌军或盗贼藏匿的根据地。《晋书。卷七一。王鉴传》:「六军既赡,战士思奋,尔乃乘隙骋奇,扰其窟穴。」《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有物怪,不敢居。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视事,吏由是安。诛破奸盗窟穴,治称流闻。」
《國語辭典》:北边(北邊)  拼音:běi biān
方位名。一般以日出的方向为东边,面向东边的左方为北边,也称为「北方」。
《國語辭典》:群丑(群醜)  拼音:qún chǒu
1.群众。《易经。渐卦。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诗经。小雅。吉日》:「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2.群恶。《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隶,芟刈小民。」《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侃以偏旅,独当大寇,无征不克,群丑破灭。」
《漢語大詞典》:未申
(1).未能展现,未能表明。《宋书·鲁爽传》:“方当束骸北闕,待戮司寇,懦节未申,伏心边表。”旧唐书·玄宗纪上:“逆贼 竇怀贞 等并以庸妄,权齿朝廷,毫髮之效未申,丘山之衅仍积。” 前蜀 杜光庭 《洋州令公生日拜章词》:“将坛相印,未申报国之劳;洁己澄心,每切修生之愿。”
(2).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
《國語辭典》:转侧(轉側)  拼音:zhuǎn cè
1.辗转反侧,睡不安稳。如:「他接到恐吓信后,提心吊胆,夜夜转侧难眠。」
2.移换方位。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3.来回、往还。《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允惧不免,乃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閒。」
《國語辭典》:九宫(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种宫调,有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也称为「南北九宫」。
2.九宫格的简称。参见「九宫格」条。
3.术数用语。指九个方位。东汉以前的易纬家以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称为「九宫」。《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4.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及「士」活动的区域。
《漢語大詞典》:九宫十三调(九宫十三調)
南曲宫调诸调式的总称。正宫、中吕、南吕、黄钟、仙吕、越调、商调、双调、仙吕入双调为九宫,加上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羽调、合为九宫十三调。《曲谱凡例》:“南曲九宫十三调,盖以仙吕为一宫,而羽调附之;正宫为一宫,而大石调附之;中吕为一宫,而般涉调附之;南吕为一宫,黄钟为一宫,越调为一宫,商调为一宫,而小石调附之;双调为一宫,仙吕入双调为一宫,共为九宫十三调。”
《國語辭典》:九宫格(九宮格)  拼音:jiǔ gōng gé
临帖所用的界格纸。每一大格用「井」字形划分为九小格,以便于临摹时对照范本字形、掌握点划部位。另有田字格、米字格等,功用相当。简称为「九宫」。
《漢語大詞典》:随方(隨方)
(1).依据情势。南史·恩倖传论:“若夫竭忠尽节,仕子恒图,随方致用,明君盛典,旧非本旧,因新以成旧者也。”新唐书·张献诚传:“ 献诚 喜功名,为政宽裕,有机略,随方制变,而简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传:“ 炳文 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
(2).谓按原方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礼 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 胡三省 注:“言诸军各随所来之方散去也。”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宋 秦观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之二:“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问以经语,随方应对,歷歷无误。”
《漢語大詞典》:揆日
(1).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 楚 室。” 朱熹 集传:“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数可期;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间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五引《蜀异记·南康禄食》:“公觉,骇汗久之,乃躬诣 云林 ,炷香祷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宫阁四十。”
(2).指选择的时日。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方且揆日,以时造门。”
《漢語大詞典》:任土
(1).见“ 任土作贡 ”。
(2).随土,凭依土地,谓适应土地的方位、地貌、地形等具体情况。 明 方孝孺 《郑叔度字说》:“任土制邑,建都立国,或画田为井,或树城作屏。”
《漢語大詞典》:金穰
古代根据太岁星运行的方位来预测年成的丰歉。太岁星运行至酉宫(正西方)称“岁在金”,预示农业丰收。语出史记·天官书:“然必察太岁所在: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此其大较也。”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 宋 沈与求 《舟过荻塘》诗:“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岁事到金穰。”参见“ 六岁穰,六岁旱 ”。
《漢語大詞典》:相方
观察方位。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乃经工庀材,考极相方。”
分類:观察方位
《國語辭典》:方向  拼音:fāng xiàng
1.东南西北上下等区别。《红楼梦》第三九回:「按著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著茗烟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做主意。」
2.面对的方位。如:「朝目标方向前进。」
《國語辭典》:方向  拼音:fāng xiang
情势。如:「看方向做事。」
《國語辭典》:山向  拼音:shān xiàng
术数用语。指坟墓的方位。《儒林外史》第四回:「『想是祖茔安葬了?可曾定有日期?』范举人道:『今年山向不利,只好来秋举行。』」
《漢語大詞典》:正卯
(1).谓正在东方。古人以地支与方位相配,卯为正东。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阳公 麾日,安能使反?或时战时日正卯,战迷,谓日之暮,麾之转左,曲道日若却。”
(2).指正式职官。《冷眼观》第五回:“他衙门里有起无耻的书办,将女眷打扮的同娼妓一样,带进去吃酒,听説很有好几家清白的家小,被藩台赏识了,就即时补了正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