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报人(報人)  拼音:bào rén
凡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如记者、主笔等,统称为「报人」。
《國語辭典》:报子(報子)  拼音:bào zi
1.张贴的广告。如:「戏报子」。
2.旧时科举中试后,送报条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也称为「报录人」、「报喜人」。
3.旧时科举考试,考取后或升官时通知亲友的报告单。也作「报单」、「报条」。
《國語辭典》:编辑(編輯)  拼音:biān jí
1.蒐集资料,加以鉴别、选择、分类、整理、排列和组织。也作「编缉」。
2.制作、编辑书报杂志的人。如:「在杂志社他担任编辑。」
《國語辭典》:要闻(要聞)  拼音:yào wén
重要的新闻。如:「要闻剪辑」、「地方要闻」。
分類:新闻见闻
《國語辭典》:特写(特寫)  拼音:tè xiě
1.对特定新闻事件或人物,运用文学上的写作技巧所作的具有报导性或娱乐性的内容。
2.一种特别拍摄的手法。摄影机与主体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故整个镜头中所摄入的便是特定部分的放大,以突显拍摄主题。
《漢語大詞典》:转写
常用于发表或传送更为无形的新闻条目的机构。例如:打字机甚至已经成为把诗歌写在纸上的直接手段。
《國語辭典》:报纸(報紙)  拼音:bào zhǐ
用一定名称,每日或每隔六日以下的期间,按期发行的出版品。旧称为「新闻纸」。
《国语辞典》:报界(报界)  拼音:bào jiè
新闻工作的行业。如:「他在报界是一位人人皆知的人物。」
分类:新闻行业
《國語辭典》:琐闻(瑣聞)  拼音:suǒ wén
零碎的消息。如:「报上除了刊登国内外重大消息之外,也登了不少本地琐闻。」
《国语辞典》:插播  拼音:chā bò
1.节目进行中插入的报导,多属重要的突发新闻或讯息。
2.电话用户在通话的状态下,可随时接听另一通新打进来的电话,而原有的通话仍予保留。如:「电信局的插播服务,可随时接听重要电话,不致贻误要务,错失良机。」
《国语辞典》:报业(报业)  拼音:bào yè
新闻工作的事业。如:「报禁解除后,我国的报业更加蓬勃发展。」
分类:新闻事业
《國語辭典》:短文  拼音:duǎn wén
短篇文章。如:「这篇短文写得也非常生动。」
《國語辭典》:开天窗(開天窗)  拼音:kāi tiān chuāng
1.在屋顶上开窗户。《清稗类钞。风俗类》:「巨索两道,木板为门,四面不透风,其颠开天窗,以泄炊烟,周围可四丈馀。」
2.原指报纸新闻、戏剧节目因遭删除或赶拍不及等原因,而导致部分无法刊出或播映。今泛指一般事情无法如期公开或交付成果。如:「为了避免直播球赛开天窗,主办单位已拟定各种因应措施。」「这个月的进度大幅落后,恐怕会开天窗,无法如期交货。」
3.没钱。如:「这些钱花完,我的荷包也就开天窗了。」
4.开花帐,经手钱财而假造帐目私吞。《隋史遗文》第四三回:「那无赖秀才,还思就科敛中开天窗。」《七修类稿。卷四九。奇谑类》:「今之歛人财而为首者剋减其物。谚谓『开天窗』。」
5.谑称鼻部溃烂的梅毒患者。
《國語辭典》:通讯社(通訊社)  拼音:tōng xùn shè
采访各地消息,供应新闻稿给各报馆发表的机关,但本身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中央通讯社、美联社等。也称为「通信社」。
《國語辭典》:通讯员(通訊員)  拼音:tōng xùn yuán
采集外地新闻,利用各种通讯方法,随时记述所见所闻给报馆的人。也称为「通信员」。
《漢語大詞典》:宣染
着力宣传(新闻故事、特写、或其他新闻项目)例如:报界…把此事尽量地加以宣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