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受钺(受鉞)
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之三:“剖符移北地,受鉞领西门。” 李上交 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夫受鉞登坛,膺丈人长子之任,丧师失律,何所逃罪。”
《漢語大詞典》:萧斧(蕭斧)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 肃 ”。说文·艸部“萧,艾蒿也。从艸,肃声” 清 段玉裁 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鉞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讐於弱 薛 ,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 唐 孔颖达 《〈春秋正义〉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剉春葱。” 清 吴伟业 《退谷歌》:“ 武陵 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即越斧,见文选·左思〈魏都赋〉 李周翰 注。一说萧斧即芟艾之斧,见 徐锴 《说文解字繫传·艸部·萧》
《分类字锦》:搜林
苏轼 新城道中诗 散材畏见搜丨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分类:斧钺
《國語辭典》:砧斧  拼音:zhēn fǔ
砧板与斧钺。为古代斩犯人的刑具。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也作「砧斧」。
《國語辭典》:砧斧(碪斧)  拼音:zhēn fǔ
砧板和斧钺。为古代斩犯人的刑具。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三八出:「不谓变发一朝,竟膏奸邪砧斧,父子死于非命,忠孝萃于一门。」也作「砧斧」。
《漢語大詞典》:旌钺(旌鉞)
(1).旌旗与斧钺。魏书·任城王子澄传:“公在外见旌鉞既张,而有忧色。”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公厅四间一厦,或备旌鉞之覯止。”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公﹞引旌鉞访旧斋,而门径窗扉及泉池钓游之迹,歷歷如昨。”
(2).喻权柄。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唐若山》:“﹝ 李绅 ﹞后果入相,连秉旌鉞。”
《漢語大詞典》:衮斧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本》词:“中朝里,看叔兮衮斧,伯也丝纶。”
《漢語大詞典》:用钺(用鉞)
(1).使用斧钺。指执行军法。《左传·襄公三年》:“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 扬干 ,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鉞。” 杜预 注:“用鉞斩 扬干 之僕。”
(2).泛指杀戮。 唐 杜甫 《草堂》诗:“到今用鉞地,风雨闻号呼。”
《分类字锦》:执钺(执钺)
书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
分类:斧钺
《漢語大詞典》:三器
三种治国的手段,指号令、斧钺、禄赏。管子·重令:“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鉞也,禄赏也……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鉞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
《分类字锦》:斋斧(斋斧)
晋书乐志乃整元戎以膏斋斧
分类:斧钺
《漢語大詞典》:戚扬(戚揚)
古兵器。即斧钺。《诗·大雅·公刘》:“弓失斯张,干戈戚扬。” 毛 传:“戚、斧也;扬,鉞也。” 明 张风翼 《灌园记·田单破燕》:“循环奇正谋猷壮,前后干戈载戚扬。”
《漢語大詞典》:仗斧
手持斧钺。表示权威。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故不劳仗斧之臣,号令不严而自肃;无辱凤举之使,灵怪不召而自彰。”
《分类字锦》:饰怒(饰怒)
礼记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
分类:斧钺
《分类字锦》:劈正
元史舆服志劈正斧制以玉单刃金涂柄银鐏
分类:斧钺
《分类字锦》:汉斧(汉斧)
晋书伏滔传众溃于一战身脂于汉斧
分类:斧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