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礼记·王制》
「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东汉·郑玄注:「得其器乃敢为其事。」唐·孔颖达疏:「赐鈇钺者,谓上公九命,得赐鈇钺,然后邻国臣弑君、子弑父者,得专讨之。」

例句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杜牧 贵游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 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國語辭典》:斧钺(斧鉞)  拼音:fǔ yuè
1.古斩刑所用的工具。《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自知冒渎天威,自分身膏斧钺。」
2.刑戮的事情。《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请言之,不避斧钺之诛,愿陛下少留意焉。」
《漢語大詞典》:赐斧钺(賜斧鉞)
见“ 赐鈇鉞 ”。
《漢語大詞典》:赐鈇钺(賜鈇鉞)
亦作“ 赐斧鉞 ”。 古时天子以鈇钺赐于诸侯或大臣,授以征伐之权。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鉞然后杀。” 孔颖达 疏:“赐鈇鉞者,谓上公九卿得赐鈇鉞,然后邻国臣弑君、子弑父者得专征之。”新唐书·陆贽传:“是以古之遣将者,君推轂而命之,又赐鈇鉞,故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机宜不以远决,号令不以两从。” 清 宋儒醇 《甲春春三月》诗:“肉食无远谋,徒劳赐斧鉞。”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遂遣 景隆 代 炳文 。临行,赐 景隆 通天犀带,亲饯之 江 滸,復赐斧鉞,俾专征伐,不用命者戮之。”
《国语辞典》:斧钺汤镬(斧钺汤镬)  拼音:fǔ yuè tāng huò
斧钺,以大斧砍。汤镬,把人放在沸水的鼎镬中烹死。斧钺汤镬指汉时两种残酷的死刑。《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漢語大詞典》:不避斧钺(不避斧鉞)
谓不怕杀头。斧钺,古代用以杀人的武器。钺,形似斧而大。语出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故今日不避斧钺,直言苦谏。”
《漢語大詞典》:刀锯斧钺(刀鋸斧鉞)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严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翁无烦怒!有新妇在,刀锯斧鉞,妇自受之,必不令貽害双亲。”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民族的灵魂》:“这些阎王也正在准备着刀锯斧钺,油锅炮烙,大家商量着怎样来瓜分脔割。”
分類:刑具严刑
《國語辭典》:芒刃  拼音:máng rèn
刀口,刀的锋刃。如:「见那芒刃闪著金光,早吓得两腿发软。」
《漢語大詞典》:仪锽(儀鍠)
指用为仪仗的斧钺。新唐书·仪卫志上:“黄麾仗,左右厢各十二部十二行……第二行,仪鍠,五色旛。” 宋 王应麟 玉海·车服三·仪仗:“仪鍠,鉞属, 秦 汉 有之, 唐 用为仪卫。”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卤簿驾头先设。五门五岳仪鍠。”亦称“ 仪鍠斧 ”。元史·舆服志二:“仪鍠斧,制如斧,刻木为之,柄以朱,上缀小锦旛,五色带。”
分類:仪仗斧钺
《漢語大詞典》:釜钺(釜鉞)
斧钺。釜,用同“ 斧 ”。兵器,泛指刑罚杀戮。《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倘能倡议迎师,亦以腹心相待;如若拦途拒截,难免釜鉞之诛。”
《國語辭典》:节钺(節鉞)  拼音:jié yuè
符节及斧钺。古代出兵征讨时,天子授给大将以示威信的信物。
《漢語大詞典》:授钺(授鉞)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薛综 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鉞。”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紂 作淫虐,而 周武 授鉞。” 唐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诗:“授鉞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明 刘基 《出塞》诗:“将军授鉞虎士怒, 蚩尤 亘天旗尾红。”
《國語辭典》:五刑  拼音:wǔ xíng
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1)秦以前为墨、劓、剕、宫、大辟。《书经。舜典》:「汝作士,五刑有服。」汉。孔安国。传:「五刑,墨、劓、剕、宫、大辟。」(2)秦汉时为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肉。《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3)隋唐以后为死、流、徒、杖、笞。《旧唐书。卷五○。刑法志》:「有笞、杖、徒、流、死为五刑。」(4)现行刑法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项。
《分类字锦》:将钺(将钺)
欧阳修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神道碑铭乃秉国钧乃授将钺
分类:斧钺
《漢語大詞典》:杖钺(杖鉞)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鉞,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緼袍丽於裘服,把橦安於杖鉞。” 唐 杜甫 《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鉞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餘清。”亦以喻掌握兵权。晋书·张轨传:“今 稚 逆命,擅杀 张辅 ,明公杖鉞一方,宜惩不恪。”
《漢語大詞典》:衮钺(衮鉞)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衮鉞中严於笔削,丝纶下逮於兜离。” 梁启超 《上鄂督张制军书》:“上畏昊天之视听,下思良史之衮鉞,则亡羊补牢,今犹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