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224
典故
282
词典
2370
佛典
200
其它
6372
共2370,分15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文彦
文钱
言文
文则
李文
铭文
文赋
临文
文运
鸿文
博文
文坛
杂文
主文
文意
《漢語大詞典》:
文彦
有文才德行的人。 明
刘基
《送骆起源之新城知县任》
诗:“ 西江 富文彦,其俗淳以良。”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
:“自征伐以来,右文为治,务弱其民,而尚武之风,澌灭殆尽,遂以‘士’字属文彦之专称,谬推为四民之首。”
分類:
文才
才德
德行
《漢語大詞典》:
文钱(文錢)
钱。因钱有文字,故称。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圣皇篇》
:“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寳珍,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
分類:
钱
文字
《漢語大詞典》:
言文
(1).谓解释法律文字。
《
史记·曹相国世家
》
:“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輒斥去之。”
(2).言语和文字。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
:“为今之计,能造出最适之新字,使言文一致者上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到这里,我想来猜一下古时候言文是否一致的问题。”
(3).专指书面语言。 郭沫若
《沸羹集·正标点》
:“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
分類:
言文
解释
书面语
和文
文字
《漢語大詞典》:
文则(文則)
文章的法则。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通变
》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 唐
欧阳詹
《送洪孺卿赴举序》
:“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场,四遭掎摭,是以窃知乎文则。”
分類:
文章
法则
《分类字锦》:
李文
飞燕外传合德新沐膏九曲沈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衣故短绣裙小袖李文袜
分类:
袜
《國語辭典》:
铭文(銘文)
拼音:
míng wén
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如:「由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判断它的时代。」
分類:
铭文
刻写
金石
文辞
称颂
警戒
性质
《國語辭典》:
文赋(文賦)
拼音:
wén fù
1.文体名。一种赋体,形式较自由,多以散文说理状物,纯任自然,宋人之作多如此。如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也称为「散文赋」、「散赋」。
2.文章名。晋陆机作。讨论文学理论及法则。
分類:
文章
论文
诗赋
陆机
《國語辭典》:
临文(臨文)
拼音:
lín wén
写作的时候。如:「临文须注意段落分明及起承转合。」
分類:
撰写
研读
抄录
文辞
《國語辭典》:
临文不讳(臨文不諱)
拼音:
lín wén bù huì
古时对君主、尊长示敬而有避讳,但写作时为避免影响文义,故不加避讳。《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李长吉》:「老杜家讳闲,而诗中有翩翩戏蝶过闲慢。……介甫刊作闲字,岂非临文不讳之义乎。」
分類:
作文
不须
避讳
《國語辭典》:
文运(文運)
拼音:
wén yùn
文学盛衰的气运。《儒林外史》第一回:「天可怜见,降下这一夥星君去维持文运。」
分類:
文运
文学
科举
应试
气运
运气
《國語辭典》:
鸿文(鴻文)
拼音:
hóng wén
1.鸿雁飞行时,所呈现的队形。汉。王充《论衡。佚文》:「望丰屋知名家,睹乔木知旧都。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
2.尊称他人的文词。也作「宏词」、「宏文」、「鸿词」。
分類:
鸿文
鸿雁
巨著
雁群
群飞
大作
时形
文字
司马光
《漢語大詞典》:
博文
(1).
《
论语·雍也
》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后以“博文”指通晓古代文献。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诸经通议,得引
《
孟子
》
以明事,谓之博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上:“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 清 恽敬
《读孟子二》
:“ 孔子 之教,曰博文、曰约礼、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谓冗长的言辞。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径省其辞,则不知而屈之;汎滥博文,则多而久之。” 司马贞 索隐:“谓人主志在简要,而説者务於浮辞汎滥,博涉文华。” 张守节 正义:“博文,广言句也。”
分類:
冗长
言辞
通晓
文献
《國語辭典》:
文坛(文壇)
拼音:
wén tán
文学界。如:「近年来文坛新秀辈出。」
分類:
文坛
文学
文人
学界
聚会
《國語辭典》:
杂文(雜文)
拼音:
zá wén
1.各种文章的总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
2.科举考试除经史之外的应试时文。《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3.一种内容多样、形式不一的散文。通常指发表于报刊、随笔杂感之类的文章而言,与唯美、抒情的散文有别。
分類:
文学
体裁
现代
科举考试
散文
直接
迅速
文体
反映
社会
会事
事变
文艺
论文
《國語辭典》:
主文
拼音:
zhǔ wén
法律上判决文的第一段,记载判决结果与适用的法律。
分類:
主文
法律用语
掌管
主持考试
法律
主持
史官
诗文
考试
文书
主考
不直
直陈
考官
撰拟
诉讼
文稿
人员
判决
判决书
上记
记载
结论
文字
《國語辭典》:
主文谲谏(主文譎諫)
拼音:
zhǔ wén jué jiàn
假借对事物的形容以寄寓规谏的意思。语本《诗经。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分類:
合乐
诗歌
规劝
《漢語大詞典》:
文意
文辞的意义;文章的意境。
《汉书·王莽传下》
:“ 宗 属为皇孙,爵为上公,知 宽 等叛逆族类,而与交通,刻铜印三,文意甚害,不知厌足,窥欲非望。”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宗经
》
:“通乎
《
尔雅
》
,则文意晓然。”
《
元史·韩性传
》
:“作大义,操笔立就,文意苍古。” 鲁迅
《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人,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
分類:
文意
文辞
意义
文章
意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