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24,分61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三千客
三时孝养
无喜愠
三思而行
三雅
三已
善祷
赏朱虚
上空虚
神覆玉衣
休文瘦(又作:休文多病 ...)
师婚
石椁文
士衡文
双文
典故 
三千士
 
食客三千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魏无忌(信陵君)
 
黄歇(春申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77~
公子(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9~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檋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简释

三千客:指贵客盈门。宋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例句

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孟郊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李白 邯郸南亭观妓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李华 奉寄彭城公

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 卢纶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许浑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三千客里宁无义,五百人中必有恩。 许浑 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

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宁王五代孙。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典故
三时孝养

相关人物
周文王


《礼记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39~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

简释

三时孝养:喻孝养父母。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一:“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例句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典故
无喜愠
 
三仕三已
 
休官令尹

相关人物
令尹子文
 
孔子


《论语注疏·公冶长》~44~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典故
相关人物
季文子


《论语注疏·公冶长》~45~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典故
相关人物
刘表
 
曹丕(魏文帝)


《太平御览》卷八四五
三国魏·曹丕《典论》: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本纪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例句

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于志宁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

酒每倾三雅,书能发百函。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刘禹锡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尹子文


《论语注疏·公冶长》~44~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例句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 皇甫澈 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典故
善祷

相关人物
晋献文子


《礼记·檀弓》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东汉·郑玄注:「善祷谓文子之言。祷,求也。」唐·孔颖达疏:「张老因美而讥之,故为善颂;文子闻过即服而拜,故为善祷也。」

例句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韩愈 辛卯年雪

典故
赏朱虚

相关人物
刘章
 
刘肥(齐悼惠王)
 
刘恒(汉文帝)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城阳景王章,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孝文帝既立,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为城阳王。立二年卒,子喜立,是为共王。

例句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典故
上空虚

相关人物
河上公
 
刘恒(汉文帝)

参考典故
河上公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
汉文帝往见河上公,「公既抚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中,去地数丈,俯仰而答曰:『予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臣之有?』帝乃下车稽首。」

例句

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典故
神覆玉衣
 
神送玉衣

相关人物
文昭甄皇后


《三国志》卷五〈魏书·文昭甄皇后传〉~59~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曰:「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髣髴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

例句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皇甫冉 赠恭顺皇后挽歌

争知昼卧纱窗里,不见神人覆玉衣。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带围宽
   
腰围瘦
 
休文瘦
 
宽带眼
 
带眼频移
 
宽衣带
 
休文多病
  
沈郎瘦
 
频移带眼
  
东阳带
 
瘦损腰围
 
衣带渐宽
 
沈约瘦
 
移带眼
 
沈郎多病
 
沈郎消瘦
 
瘦损东阳
 
带围减
 
多病休文
 
瘦尽东阳
 
沈郎围
 
宽沈带
 
新宽带结
 
半分臂小
 
病起东阳
 
沈郎带宽
 
沈郎瘦损
 
带惊剩眼
 
带眼销磨
 
带易成宽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多病如削
 
罗宽带眼
 
清瘦休文
 
瘦尽东阳沈
 
瘦损沈休文
 
衰柳腰肢
 
围腰带剩
 
消瘦东阳
 
消瘦休文
 
休文老病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腰围频减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诗腰
 
带围东阳
  
带眼减围
 
东阳受损
 
衣带缓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典故
师婚

相关人物
文姜
 
郑国太子忽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
「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太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婚也。民其谓我何?』」

例句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师婚古所痛,合姓非用兵。 柳宗元 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典故
石椁文

相关人物
卫灵公


《庄子》杂篇·卷八下《则阳》
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识之!」

例句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士衡文

相关人物
陆机

参考典故
吊魏武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列传〉~467~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
《昭明文选》卷六十〈行状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元康八年,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例句

西陵倘一吊,应有士衡文。 皇甫冉 送萧献士

典故
相关人物
崔莺莺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赠双文〉
艳极翻含怨【艳极翻含态】,怜多转自娇。有时还暂笑【有时还自笑】,閒坐爱无憀【閒坐更无憀】。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案:舞曲二名。】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杂忆五首〉
〈杂忆五首〉其一:「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漢語大詞典》:三千客
形容门客众多。 战国 齐 孟尝君 、 魏 信陵君 、 赵 平原君 、 楚 春申君 四公子皆喜养士,门下号称有食客三千人。见《史记》四公子本传。 唐 胡曾 《函谷关》诗:“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前蜀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我为 孟 馆三千客,君继 寧王 五代孙。” 前蜀 贯休 《献钱尚父》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 杜牧 《春申君》:“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 李园 。”
《國語辭典》:三思而行  拼音:sàn sī ér xíng
反覆再三考虑,然后再做。语本《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后比喻谨慎行事。《水浒传》第六七回:「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三国演义》第一○回:「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雠?杀之不详。望三思而行。」
《國語辭典》:三思  拼音:sàn sī
再三考虑。《文选。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红楼梦》第四回:「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漢語大詞典》:三雅
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 刘表 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明 袁宗道 《顾仲方画山水歌》:“朝朝暮暮停车马,娇歌急管催三雅。” 清 周亮工 《寄闽南江云客》诗:“难从酒伴浮三雅,自解诗囊咏《七哀》。”
分類:酒器
《漢語大詞典》:三已
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唐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诗:“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清 姚莹 《与余小坡书》:“夫不有身为贵卿,三已之不愠者乎!”
分類:三度罢官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國語辭典》:带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沈端节薄倖。桂轮香满〉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典出《梁书。卷一三。沈约传》。比喻身体渐趋瘦弱、消瘦。宋。周邦彦 大有。仙骨清羸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道我沈腰轻,争奈客衣单。」
分類:沈约陈情
《漢語大詞典》:双文(雙文)
(1). 宋 钱惟演 《苦热》诗:“赫日烘霞鬪晓光,双文桃簟碧牙牀。”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腰悬着百鍊鎚,胸挂着双文镜。” 清 陈维嵩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词:“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颭绣旗开。”
(2).指骈体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八:“闭门三日了何事?题图祝寿諛人诗。双文单笔记序偈,笔秃幸趁酒熟时。”
(3).指 唐 传奇小说人物 崔莺莺 。 唐 元稹 《杂忆》诗之一:“忆得 双文 通内里,玉櫳深处暗闻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家有 微之 作《元氏古艳诗》百餘篇,中有《春词》二首……其诗中多言 双文 ,意谓二鶯字为 双文 也。”红楼梦第三五回:“ 双文 虽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我 黛玉 之薄命,一併连孀母弱弟俱无。”
(4).借指美女。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重寻未省 双文 去,只道羞郎不出来。”参见“ 崔鶯鶯 ”。
《國語辭典》:崔莺莺(崔鶯鶯)  拼音:cuī yīng yīng
唐元稹《莺莺传》中的女子,字双文。有绝色,工文词。贞元年间,崔女从母郑氏过河中府之普救寺,巧遇张生,遂相慕恋。宋元以来所演《西厢记》故事皆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