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坌坑文化  拼音:dà bèn kēng wén huà
目前在台湾发现最早的石器时代文化,因位于新北市八里区大坌坑史前遗址而得名,为一成熟发展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台湾本岛西岸的北部、中部、南部,以及澎湖群岛。
《国语辞典》:残障福利法(残障福利法)  拼音:cán zhàng fú lì fǎ
为维护身心障碍者之权益,保障其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之机会,促进其自立及发展所制定的法律。今称「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
《国语辞典》: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  拼音:jiào kē wén zǔ zhī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简称。参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条。
《国语辞典》:古埃及文明  拼音:gǔ āi jí wén míng
古埃及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发源于尼罗河,主要文物代表有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国语辞典》:费优姆遗迹(费优姆遗迹)  拼音:fèi yōu mǔ yí jī
从旧石器时代到普特列迈奥斯时代的文化遗迹,位在埃及开罗南方约九十公里的地方,多分布在与尼罗河连接的庇鲁克特。喀伦湖为中心的低地区。出土的肖像非常著名,这些肖像画是在木板上,以淡彩画、蜡画方法所绘制,作为陪葬用的假面具。被放置在木乃伊的面部及旁边。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遗迹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渐新世的化石保存非洲动植物的进化情形。
《国语辞典》:台湾新美术运动(台湾新美术运动)  拼音:tái wān xīn měi shù yùn dòng
指在日治时代,因受日本文化殖民政策影响,有一批年轻的美术家在追求台湾意识及民族平等的共同愿望下,所展开的美术运动。也由于美术不若文学敏感,因此美术家得以活跃的参与「帝展」、「台展」、「台阳展」、「府展」,为台湾的近代美术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由李梅树与陈澄波、陈清汾、颜水龙、廖继春、杨三郎、李石樵、立石铁臣等八人,在台北成立「台阳美术协会」,正是此运动的新里程碑。
《国语辞典》:庞毕度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庞毕度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拼音:páng bì dù guó jiā yì shù wén huà zhōng xīn
位于巴黎的法国艺术文化中心。是法国总统庞毕度所构想。西元一九七七年落成,建筑物四周围以透明玻璃。该中心包括现代美术馆、图书馆、工业创作中心与音乐科学研究院。
《国语辞典》:大众传播功能(大众传播功能)  拼音:dà zhòng chuán bò gōng néng
大众传播可以担任守望环境、联系社会、传递文化与提供娱乐等功能。
《国语辞典》:公共文教环境(公共文教环境)  拼音:gōng gòng wén jiào huán jìng
富有文化、艺术、教育等特质,可供社会大众学习、赏玩、研讨的活动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体育馆、文化中心等。
《国语辞典》:东海岸史前文化(东海岸史前文化)  拼音:dōng hǎi àn shǐ qián wén huà
指台东卑南文化。为台湾东海岸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约存于二千多年前,分布范围包括南岸山脉和中央山脉纵谷。
《国语辞典》:响林史前文化(响林史前文化)  拼音:xiǎng lín shǐ qián wén huà
在垦丁国家公园发现的史前文化。分布于港口溪河谷区,大约距今二千七百年左右,所发现的文化遗留物有陶片、石硾、石板棺墓葬等。
《国语辞典》:西拉雅文化相  拼音:xī lā yǎ wén huà xiàng
台湾南部垦丁国家公园的史前文化相之一。以西拉雅平埔族为代表,其存在时间距今约一千二百年前后。原分布于台南、高雄、屏东一带,后逐渐迁至台东。恒春半岛为其重要的活动区,其时间当早于文献的记载。
《国语辞典》:同出一脉(同出一脉)  拼音:tóng chū yī mài
同一个血脉或文化传承。如:「你我同出一脉,更应心手相连,开创新局。」
《国语辞典》:文化资产(文化资产)  拼音:wén huà zī chǎn
泛指由人类文化活动所产生,而具有文化价值的产物。常指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之文化遗产,值得保存延续,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所认證与登录,如历史古迹建筑、考古遗址、艺术品、科学发现、舞蹈、音乐、宗教仪式等。
《国语辞典》:文化体系(文化体系)  拼音:wén huà tǐ xì
某一文化的各部,因具某种程度的互依,及内部彼此的连系,而可视为具有特徵及可以与其他文化区隔的独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