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8,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导化
陶融
树教
设化
集泮
弦歌宰
国教
陶物
乡化
翊化
清教
乾化
棐彝
悦劝
雅教
《漢語大詞典》:导化(導化)
佛教用语。导引教化。《无量寿经上》:“如来导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禪慧开导众人。”
《漢語大詞典》:陶融
(1).陶冶教化。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凿乾缔搆,允归睿作之功;寿国陶融,必有挺生之佐。” 前蜀 杜光庭 《御史中丞刘滉九曜醮词》:“伏以太上玄元,陶融万化,五老上帝,统御羣生。”《痛史》第十七回:“ 胡仇 道:‘教导也是不能少的。此时,若不把道德陶融了,将来长大亲政时,天下事更不可问了。’”
(2).陶铸融合。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九章一:“他( 司马迁 )串集了无数的不同时代,不同著者的史书,陶融冶铸之为一,正如合诸种杂铁于一炉而烧冶成了一段极纯整的钢铁一样,使我们毫不能见其凑集的缝迹。”
(3).犹言调和鼎鼐。指协调各方,治理国家。《再生缘》第四三回:“且讲那 酈相 连朝阁内详,办理事情安社稷,陶融景化奉君王。”
《漢語大詞典》:树教(樹教)
树立教化。晋书·司马孚传:“帝以 孚 明德属尊,当宣化树教,为羣后作则,遂备置官属焉。”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仪注奏》:“臣闻崇号建极,必观俗以树教;正位居体,必採世以立言。”
分類:树立教化
《漢語大詞典》:设化(設化)
施行教化。 唐 皮日休 《相解》:“中庸之人,善恶在其化者。若 大舜 设化而 有苗 格, 仲尼 垂諭而 子路 服,是从善而化者也。”
《漢語大詞典》:集泮
(1).比喻受教化。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孔颖达 疏:“彼飞鴞恶声之鸟,今来集止於我泮水之林,食我泮宫之桑黮,归我好善之美音……喻不善之人感恩惠而从化。”南齐书·刘瓛传:“既於闻道集泮不殊,而幸无职司拘碍,可得奉温凊,展私计,志在此尔。”
(2).入学宫学习。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引 清 张井 诗:“十龄集泮何劳羡,不朽勋犹纪太常。”
《漢語大詞典》:弦歌宰
论语·阳货:“ 子 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时 子游 为 武城 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后以“弦歌宰”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 唐 张说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诗:“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参见“ 弦歌 ”。
《國語辭典》:弦歌  拼音:xián gē
1.依和著琴瑟的声音来咏诗。《淮南子。俶真》:「弦歌鼓舞,缘饰诗书,以买名誉于天下。」《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2.孔子到鲁国武城听到子游用弦歌之声教化人民。典出《论语。阳货》。比喻以礼乐教化群众。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國語辭典》:弦歌(絃歌)  拼音:xián gē
泛指音乐。《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涣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十,轻薄好弦歌。」
《國語辭典》:国教(國教)  拼音:guó jiào
1.由国家明文规定,全国人民所信仰的宗教。
2.「国民教育」的缩称。参见「国民教育」条。
《漢語大詞典》:陶物
谓教化培育,使人成材。后汉书·党锢传序:“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虽情品万区,质文异数,至於陶物振俗,其道一也。” 李贤 注:“陶,谓陶冶以成之。管子曰:‘夫法之制人,犹陶之於埴,冶之於金也。’”
《漢語大詞典》:乡化(鄉化)
趋从教化。乡,通“ 向 ”。《汉书·王莽传上》:“天下闻公不受千乘之土,辞万金之币,散财施予千万数,莫不乡化。”汉书·循吏传·黄霸:“﹝ 霸 ﹞宣布詔令,百姓乡化。”
分類:从教教化
《漢語大詞典》:翊化
辅佐教化。 三国 魏 曹植 《姜嫄简狄赞》:“玄鸟大迹, 殷 周 美祥; 稷 契 既生,翊化 虞 唐 。”
分類:辅佐教化
《漢語大詞典》:清教
(1).使教化清明。《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欲清教审选,在明其分叙,不使相涉而已。”
(2).高明的教诲。对人的意见的尊称。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拂珊图:“题奉 秋畦老先生 清教。”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然而我们同领事同行,同住在一车上,谈及 中 俄 外交,所聆诸位领事的清教,又是‘纯粹的 中国 式答案’。”
《漢語大詞典》:乾化
帝王的教化。 明 吴承恩 《明堂赋》:“夫歷代之营搆多矣,亦岂若今日体玄极,通神功,迈古定规,镇坤维而宣乾化?”
分類:帝王教化
《漢語大詞典》:棐彝
辅成教化。书·吕刑:“故乃明於刑之中,率乂於民棐彝。” 孔 传:“天下皆勤立德,故乃能明於用刑之中正;循道以治於民,辅成常教。”
分類:成教教化
《漢語大詞典》:悦劝(悦勸)
乐于接受教化。晋书·愍帝纪论:“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和而不弛,宽而能断,故民咏维新,四海悦劝矣。” 唐 元稹 《授乌重胤山南西道节度使制》:“自经理海邦,训齐戎旅,灾荒之后,安阜为难,政以和均,人斯悦劝。”
《漢語大詞典》:雅教
(1).谓进行规范的教化。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 太宗文皇帝 之世,盖武以开之,文以守之,干戈方兴,未遑雅教。”
(2).客套语。敬称他人言语教诲。如:敬承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