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救济(救濟)  拼音:jiù jì
用财物帮助贫苦的人。《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国语辞典》:失业救济(失业救济)  拼音:shī yè jiù jì
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国家所给予的津贴。
《国语辞典》:社会救济(社会救济)  拼音:shè huì jiù jì
社会行政机构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对贫苦、失依、不幸或遭遇其他困难、无力自助之个人或家庭,所提供的经济援助或其他服务。也称为「社会救助」。
《国语辞典》:自力救济(自力救济)  拼音:zì lì jiù jì
不循法律途径而以自己的力量争取,实现其权利的方式。
《国语辞典》:灾害救济(灾害救济)  拼音:zāi hài jiù jì
对于临时遭遇变故,或各种灾害的家庭或个人,予以适时的救助,使他们免受饥寒疾病威胁。
《国语辞典》:救济院(救济院)  拼音:jiù jì yuàn
一种慈善机构。专门收容无力谋生者或精神异常、丧失行为能力者,以使其获得妥善的照顾。
《国语辞典》:救济金(救济金)  拼音:jiù jì jīn
援救济助的钱财。如:「他因失业以致生活困顿,因而申请救济金的补助。」
《漢語大詞典》:协济(協濟)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
(2).友援;救济;接济。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 ,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 清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 贵州 夙号贫国,然协济实惠,亦祇承平时有之。”参见“ 协餉 ”、“ 协解 ”。
《漢語大詞典》:赈贷(賑貸)
救济。《汉书·王莽传下》:“今东方岁荒民飢,道路不通, 东岳 太师亟科条,开东方诸仓,賑贷穷乏,以施仁道。” 宋 叶适 《吕君墓志铭》:“君致富虽纤微,然遇旱飢,輒再出稻子数千斛,助州县賑贷。” 清 刘大櫆 《张复斋传》:“值岁歉,先生请穀得七千餘石,多方賑贷,全活甚众。”
分類:救济
《國語辭典》:拯救  拼音:zhěng jiù
援救、救助。《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汤王何故忘我,不来拯救?」《三国演义》第五回:「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漢語大詞典》:利济(利濟)
救济;施恩泽。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诗:“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特求法师广施妙法,利济冥途。”
《國語辭典》:存济(存濟)  拼音:cún jì
1.存活渡过。《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挨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也作「存活」、「存坐」。
2.安宁、安稳。宋。秦观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词:「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3.安顿、办法。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哎呀!这是明明的欺负俺高堂老母无存济。」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谁知有这日,生把俺七尺长躯打灭的无存济。」
《漢語大詞典》:拯济(拯濟)
救助;救济。后汉书·律历志中:“予末小子,託在於数终,曷以续兴,崇弘祖宗,拯济元元?”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弛心则若涸其中,用之则若涌於外,皆拯济之大权也。” 宋 苏轼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臣知 杭州 日,预先奏乞下发运司,多糴米斛,以备来年拯济饥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老母昔蒙拯济,今救君断骨之厄也。”
分類:救助救济
《國語辭典》:周济(周濟)  拼音:zhōu jì
1.对穷困的人给予接济救助。《儒林外史》第八回:「周济之情,不死当以厚报。」《红楼梦》第六四回:「素日全亏贾珍周济,此时又是贾珍作主替聘。」也作「赒济」。
2.人名。(西元1781~1839)字保绪,一字介存,晚号止庵,清江苏荆溪人。嘉庆十年中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为著名的词人及词论家,著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并编有《宋四家词选》。
《漢語大詞典》:救拯
救济;挽救。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顾非大雄之慈,法云之悲,则莫能救拯我无明苦果。” 殷夫 《妹妹的蛋儿》诗:“妹妹,你救拯了我,以你深浓的同情。”
分類:救济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