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顾效(顧傚)
顾慕效法。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中州集:“曲笔如此,岂足徵信而顾傚之哉?”
分類:效法
《漢語大詞典》:式型
效法,取法。语出诗·周颂·我将:“仪式刑 文王 之典,日靖四方。” 朱熹 集传:“仪、式、刑,皆法也……言我仪式刑 文王 之典,以靖天下。” 清 颜元 存学编·性理评:“考其实,及门诸公不知式型与否,而 朱子 家祠丧礼多行之未当,失 周公 、 孔子 之遗意者矣。”
分類:效法取法
《漢語大詞典》:绳法(繩法)
继承效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故 仁庙 每岁举行秋獮之典,歷朝因之,绳法先猷,永远遵行也。”
分類:继承效法
《漢語大詞典》:宪师(憲師)
效法的典范。 汉 蔡邕 《济北相崔君夫人诔》:“世丧母仪,宗殞宪师,哀哀孝子,靡所瞻依。”
分類:效法典范
《国语辞典》:好样子(好样子)  拼音:hǎo yàng zi
值得效法、学习的好榜样。如:「你多多学习人家的好样子,自然会成为正人君子。」
《漢語大詞典》:师效(師效)
效法、仿效。《书·微子》“卿士师师非度” 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云:“卿士以下,转相师效,为非法度之事也。” 唐 元结 《〈箧中集〉序》:“凡所为文,皆与时异,故朋友后生,稍见师效,能侣类者有五六人。” 清 吴敏树 《与篠岑论文派书》:“文章艺术之有流派,此风气大略之云尔,其间实不必皆相师效,或甚有不同。”
《漢語大詞典》:圜道
天道,宇宙自然运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实行统治的方法。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与角属,圜道也……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还周復归,至於主所,圜道也。”
《漢語大詞典》:轨蹈(軌蹈)
谓效法实行。《宋书·殷景仁传》:“谨寻 汉 氏推恩加爵,于时承 秦 之弊,儒术蔑如,自君作故,罔或前典,惧非盛明所宜轨蹈。”
分類:效法实行
《漢語大詞典》:仿学(倣學)
亦作“ 倣斅 ”。 模仿;效法。旧五代史·世袭传·钱镠:“所在英雄,递相倣斅。”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倣学那 豫让 般忠孝无嗔。”
分類:模仿效法
《漢語大詞典》:放物
(1).犹仿佛。效法。史记·历书:“ 少皞氏 之衰也, 九黎 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 司马贞 索隐:“放,音昉,依也。”
(2).犹仿佛。梗概,大略。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其篇籍虽放失,因事鉤求,犹可得其放物。”
《漢語大詞典》:希儗
犹希拟。效法。 宋 林逋 《杂兴》之一:“前贤风概聊希儗,一刺偏多 井大春 。”
分類:效法
《漢語大詞典》:相仿相效(相倣相效)
互相模仿效法。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倣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説、倾诈之谋、攻伐之计。”
《国语辞典》:君射臣决(君射臣决)  拼音:jūn shè chén jué
比喻在位者的喜好,必为下位者所效法。语本《荀子。君道》:「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
《国语辞典》:鉴古推今(鉴古推今)  拼音:jiàn gǔ tuī jīn
观察历史的教训或足以效法的地方,以推知现今的作法优劣。如:「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后人鉴古推今,避免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拼音:tiān xíng jiàn,jūn zǐ yǐ zì qiáng bù xí
天体的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君子应当效法天的刚健不已而自强不息。语出《易经。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