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襦裤歌
幽国
在党
铁幕
列宁
苟政
政局
甘临
路线
神政
法先王
动乱
义政
宰理
会社
《國語辭典》:襦裤歌(襦褲歌)  拼音:rú kù gē
汉代廉范任蜀郡太守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裕,因此人们作「襦裤歌」颂扬他。典出《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后用以表彰政治清廉,百姓富庶。
《漢語大詞典》:幽国(幽國)
政治昏暗的国家。礼记·礼运:“祝嘏辞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 孔颖达 疏:“国之君臣,秖闻今日祝嘏之辞,不知古礼旧説,当是君臣俱闇。故云是谓幽国。”
《漢語大詞典》:在党
加入了某党,如共产党的组织;政治面目是党员。例如:你在党吗?
《國語辭典》:铁幕(鐵幕)  拼音:tiě mù
Iron Curtain
原指伦敦皇家戏院西元1794年所用的防火新式布幕,后用于比喻被严密封锁的地区。特指二次大战之后苏俄所主导的共产势力严禁封锁,阻绝对外沟通,形成与西方世界对抗的共产势力。此词汇因为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多次公开演讲时使用而广为流行。
《国语辞典》:列宁(列宁)  拼音:liè níng
Lenin
人名。(西元1870~1924)苏俄共产革命者与政治理论学家。与托洛斯基(Trotsky)、史达林(Stalin)等人组织共产党,为西元一九一七年大革命的领袖,推翻俄帝的专制统治,建立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政权(the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列宁发展了马克斯主义,曾发表唯物哲学、经验批判哲学等方面的著作,确立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列宁本名的英文拼法为Vladimir Ilyich Ulyanov,「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主要化名。
《国语辞典》:苟政  拼音:gǒu zhèng
比喻政治苟且腐败。如:「吏治贪渎而国事日非,为官者欲坚守原则亦不可得,实在苟政难为!」
《國語辭典》:政局  拼音:zhèng jú
政治局势。如:「政局稳定」、「政局动荡」。
《漢語大詞典》:甘临(甘臨)
易·临:“甘临,无攸利。” 宋祚胤 考辨:“‘甘临’,是以临为甘,即认为 周厉王 的治理很不错。”后以“甘临”指以仁政治民。 唐 高适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诗:“求仁见交态,於道喜甘临。”
《國語辭典》:路线(路線)  拼音:lù xiàn
1.路径,通常指表现在地图上的道路。如:「公车路线」、「你对这条路线熟不熟悉?」
2.比喻做事的门径。如:「他向来坚持稳健、有信用的企业发展路线,不轻易改变。」
《漢語大詞典》:神政
谓高明的政治措施。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立有祸福:“ 卢奂 为 陕州 刺史,严毅之声,闻於 关 内, 玄宗 索京师,次 陕城 ,顿知 奂 有神政,御笔赞於厅事。”
《漢語大詞典》:法先王
先秦 以儒家为代表的“法古”的政治观。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称 尧 、 舜 、 文 、 武 。与“法后王”相对。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孟子:“《离娄》章极论为政用先王之道,当时诸子之説竝作,皆不法先王而自为説也。” 胡适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变‘法先王’之儒家而为‘法后王’之儒家法家。”参见“ 法后王 ”。
《漢語大詞典》:法后王(法後王)
先秦 以 荀子 、 韩非 为代表的“法今”的政治观。主张效法当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因时制宜。与“法先王”相对。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谬学杂,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 清 方苞 《书〈史记·六国年表序〉后》:“ 秦 始变古而传,乃曰法后王。”参见“ 法先王 ”。
《國語辭典》:动乱(動亂)  拼音:dòng luàn
变动、扰乱,多指社会上、政治上。《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辽传》:「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漢語大詞典》:义政(義政)
以义服人的政治。墨子·天志上:“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分類:政治
《漢語大詞典》:宰理
明 清 之际思想家、科学家称研究社会政治、教育、伦理等为“宰理”。见 清 方以智 通雅·音义杂论
《國語辭典》:会社(會社)  拼音:huì shè
1.日本称商业公司为「会社」,如「株式会社」即指股份有限公司。
2.旧时指社会团体或组织,如秘密会社、华人会社、体育会社、慈善会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