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雌黄(雌黃)  拼音:cī huáng
1.矿物名,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雌黄晶体呈短柱状或可片状剥离。颜色为柠檬黄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燃烧时,产生青白色烟雾具强烈的蒜臭味。常和雄黄共生。
2.纂改文字。古人用黄纸写字时,常以雌黄涂抹错误之处再改易。其作用犹今之修正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3.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
《國語辭典》:窜改(竄改)  拼音:cuàn gǎi
任意做不实的更改。如:「为掩饰真相而窜改历史,终将受到世人的谴责!」
《國語辭典》:移民  拼音:yí mín
1.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间上的流动,包括移出、移入及内徙。
2.从甲地迁移到较远的乙地或外国定居的人。
《漢語大詞典》:回换(迴换)
调换;变换。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今之回换,更在欲为汝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 元宗 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婿 王如泚 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换,与一及第。’”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乡中多不熟地,卑使然,或回换得数顷高田常熟者,则婚嫁有所指望。”
亦作“廻换”。 改易;变换。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八:“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廻换。” 唐 顾况 《悲歌》:“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迴换。” 明 何景明 《元日言志》诗:“世事鉴倚伏,节候感迴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所谓回换篇目,裨益句章,就是取原有道书,改头换尾,增添文句,算是新书。”
《国语辞典》:更姓  拼音:gēng xìng
1.改换姓氏。如:「行不改名,坐不更姓。」
2.改易朝代。《国语。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 」
《國語辭典》:畔援  拼音:pàn yuán
跋扈、强横。《诗经。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
《國語辭典》:移鼎  拼音:yí dǐng
鼎,夏禹时曾铸九鼎做为传国的宝器。引申为国家政权。移鼎比喻改朝换代,政权移转。《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论曰:「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国语辞典》:爰历篇(爰历篇)  拼音:yuán lì piān
书名。秦赵高撰,六章。古字书。取史籀大篆改易为小篆。
《國語辭典》:窜句(竄句)  拼音:cuàn jù
改易文句。《庄子。骈拇》:「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閒,而敝跬誉无用之言。」
《漢語大詞典》:铁例(鐵例)
不可改易的先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或另委他官,别弔仵作无如若辈铁例,总以一检为定,决不更移。”
《漢語大詞典》:译形借声(譯形借聲)
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现象。谓改易字形,同声假借。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 汉 之徒隶写官,译形借声,皆起而与圣者并有权。”
《漢語大詞典》:证移(證移)
谓听从劝谏而改易过错。吕氏春秋·诬徒:“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高诱 注:“证,諫。” 陈奇猷 校释:“不可证移,犹言不因人之諫而改易其过。”
《国语辞典》:颠扑不碎(颠扑不碎)  拼音:diān pū bù suì
比喻理论真确,不能改易。也作「颠簸不破」、「颠扑不破」。
《漢語大詞典》:革新变旧(革新變舊)
谓更造新的,改易旧的。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今臣所立,易以取信。但综覈始终,大存缓密,革新变旧,有约有繁。”
分類:改易
《漢語大詞典》:灰移火变(灰移火變)
谓节序改易。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锺十一月》:“日往月来,灰移火变。”参见“ 灰管 ”、“ 改火 ”。
分類:节序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