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7,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官收
收心
收揽
收人
收纳
收麦
方收
风收
收灯
收贮
烂不收
半收
丰收
收赎
一收
《漢語大詞典》:官收
官府没收或征收。 唐 白居易 《杏为梁》诗:“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 卢将军 。素泥朱板光未灭,今岁官收别赐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收兑》:“势豪勾通旗甲,需索留难,欺压乡贱,则是处皆然也。今幸官收官兑,旗丁之虎恶少衰。”
《國語辭典》:收心  拼音:shōu xīn
把放纵散漫的心收拾起来,或约束自己做坏事的意念。宋。史浩〈青玉案。年来减却风情大〉词:「年来减却风情大,百样收心待不作。」《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國語辭典》:收揽(收攬)  拼音:shōu lǎn
1.收敛检束。《宋史。卷三一九。刘敞传》:「因劝帝收揽威权,无使聪明蔽塞,以消灾咎。」《程乙本红楼梦》第九二回:「要是那大的没有了,那些小的也就没有收揽了。」
2.笼络。《晋书。卷六一。周浚传》:「收揽英奇,遂续汉业。」
3.招徕生意。如:「他善于收揽,所以生意愈来愈好。」
《漢語大詞典》:收人
囚徒。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属邦》:“道官相输隶臣妾、收入,必署其已稟年日月,受衣未受,有妻毋有。”
分類:收人囚徒
《國語辭典》:收纳(收納)  拼音:shōu nà
接受。《西游记》第四回:「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国朝俄罗斯盟聘记》:「廷议诸臣,恐以收纳逃亡启边衅。」
《韵府拾遗 陌韵》:收麦(收麦)
陆游诗山村处处晴收麦邻曲家家午晒丝
《漢語大詞典》:方收
谓从各方面去收束、控制。逸周书·大匡解:“詰退骄顽,方收不服。” 孔晁 注:“方收,方方收其不服化者也。”
《骈字类编》:风收(风收)
唐 李绅 渡西陵十六韵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漢語大詞典》:收灯(收燈)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宋 姜夔 《浣溪沙》词序:“己酉岁客 吴兴 ,收灯夜闔户无聊。”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宝髻双双出綺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十八夜对月》词:“道今夜收灯,半城犹照,剩管残絃。”
《國語辭典》:收贮(收貯)  拼音:shōu zhǔ
收留保存。《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除责令地方,一面收贮,一面访拿外,李知县斋戒了到城隍庙,虔诚祈祷,务期报应,以显灵佑不题。」
分類:收藏
《國語辭典》:收藏  拼音:shōu cáng
收集储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收藏,没一些儿放空。」《老残游记》第七回:「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板书。」
《漢語大詞典》:烂不收(爛不收)
谓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宋 张耒 《秋末圭宝斋前菊盛开赋得绝句》:“幽斋谁与破穷愁, 蜀 锦当轩烂不收。” 宋 张孝祥 《题断堤寺》诗:“柔桑细麦緑油油,云水烘春烂不收。” 金 元好问 《游龙山》诗:“苔花万锦石,丹碧烂不收。”
分類:光彩夺目
《骈字类编》:半收
白居易 登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國語辭典》:丰收(豐收)  拼音:fēng shōu
农田收成丰足。如:「今年天公作美,没有水旱、台风,想必是个丰收的好年。」《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常林》:「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
《漢語大詞典》:收赎(收贖)
(1).收购。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 郭思 ﹞广以金帛收赎 熙 之遗笔,以藏於家。”
(2).用银钱将抵押品赎回。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除已有人承买交业外,并特给还。未足者,许贴纳收赎,仍不限年。”《元典章·户部五·典卖》:“如业主虚抬高价不相由问成交者,听亲邻典主百日内收赎。”
(3).旧时法律凡老幼、废疾、笃疾、妇人犯徒流等刑者,准其以银赎罪,谓之收赎。《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同法司拟合徒四年,决杖九十。缘本人年七十八岁,依旧例合行收赎,合徵钞三十二贯。”《天雨花》第二九回:“妇女之罪,收赎者多,决杖者少。”
《骈字类编》:一收
唐 司空图 诗品二十四则 含蓄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