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蹶张(蹶張)  拼音:jué zhāng
1.以足踏弩而发射。《汉书。卷四二。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唐。颜师古。注:「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
2.用手足支撑物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九。盗侠》:「有婢晨治地,见紫衣带垂于寝床下,视之,乃小奴蹶张其床而负焉。」
《國語辭典》:架空  拼音:jià kōng
1.房屋、栈、桥等下面用柱子支撑而离开地面。唐。太宗置酒坐飞阁诗:「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宋。陆游 明州诗:「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
2.比喻凭空捏造,没有事实根据。《西游记》第四○回:「那泼物,有认得你的在这里哩!莫要只管架空捣鬼,说谎哄人。」
3.比喻暗中受到排挤而失去实权。如:「这次人事的变动,好多明升暗降的主管都被架空了。」
《漢語大詞典》:枝撑
(1).亦作“ 枝牚 ”。指建筑物中起支撑作用的梁柱。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芝栭欑罗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据。” 李周翰 注:“枝牚,梁上交木也。”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河梁幸未拆,枝撑声窸窣。” 叶圣陶 《登雁塔》:“ 杜工部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中有‘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的句子……‘枝撑’指塔内的木材构筑。”
(2).支撑,支持。 宋 欧阳修 《本论》:“天下之势,方若弊庐,补其奥则隅坏,整其桷则栋倾,枝撑扶持,苟存而已。” 清 杨宾 《换车行》:“坡陀木石相枝撑,谷口泥淖多呀坑。”
《國語辭典》:横跨(橫跨)  拼音:héng kuà
跨越,今多指桥梁等建筑物横向跨越两边。宋。苏轼〈踏莎行。山秀芙蓉〉词:「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漢語大詞典》:撑支
亦作“撑支”。 支撑。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空斋卧积雪,病骨相撑支。”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二:“ 孙尚宪 先生行二,受过高等教育,还能够撑支着自己一份濒近破产的家户。”
分類:支撑
《國語辭典》:册立(冊立)  拼音:cè lì
旧制封立皇后、太子之礼称为「册立」。《三国演义》第二回:「帝已崩。今蹇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正遇著正德爷爷崩了,遗诏册立兴王。」
《国语辞典》:床脚(床脚)  拼音:chuáng jiǎo
床的基座,用以支撑床铺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拄撑(拄撐)
支撑,扶持。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
分類:支撑扶持
《國語辭典》:当门户(當門戶)  拼音:dāng mén hù
当家、主持家业。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著当门户。」也作「当门抵户」。
《漢語大詞典》:板干(板榦)
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 ,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晋 张华 博物志·异闻:“ 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泽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备器执用,来会祠下,斩板榦,礱柱础,陶瓴甓,筑垣墉。” 清 钱谦益 《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公蒐军实,缮板榦,具舟车,偫糗粮。”
《國語辭典》:撑扶(撐扶)  拼音:chēng fú
支撑。如:「他下半身瘫痪,只好用手杖撑扶行走。」
分類:支撑扶持
《国语辞典》:挣䦟(挣䦟)  拼音:zhèng chuài
1.奋力争取。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老爹挣䦟了许来大家私,您孩儿正好快活哩!」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须是笔尖上挣䦟来的千钟禄,你可甚剑锋头博换来的万户侯。」也作「挣揣」、「挣挫」。
2.勉强支撑。元。吴昌龄《张天师》第四折:「呀!我待挣䦟怎挣䦟,也是我运拙时衰,月值年灾。」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我这里便急待,急待要挣䦟,这打拷实难挨。」也作「挣扎」。
《國語辭典》:挣扎(掙扎)  拼音:zhēng zhá
1.勉强支撑。《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叫了一回,没人答应,却待挣扎起来,酒尚未醒。不觉又睡了去。」也作「扎挣」、「挣揣」、「挣挫」、「挣䦟」。
2.奋力抵抗。《老残游记》第二○回:「怎禁陶三气力如牛,那里挣扎得动。」
《漢語大詞典》:枝拄
支撑,支持。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子二:“各尊所闻,各行所知,两相枝拄,未有害也。”
分類:支撑支持
《國語辭典》:支架  拼音:zhī jià
1.用来支持物体的架子。
2.支持抵挡。《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人手无兵器,况且寡不敌众,弱不敌强,如何支架得来?」
3.支起、撑起。《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叫些匠人把几枝木头,将屋梁支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