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临写(臨寫)  拼音:lín xiě
学习书法的入门方法之一。将字帖放于一旁,边看边写的方法,有移临、对临、背临三种。对于初学者得古人用笔意趣上,有很大的助益。
分類:临写摹写
《漢語大詞典》:影写(影寫)
(1).描绘,描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纤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回视,资此效绩。”
(2).摹写;描摹。 宋 朱弁 《续骫骳说》:“宗妇 曹夫人 善用丹青,作《临平藕花图》,人争影写。”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一种叫‘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國語辭典》:双钩(雙鉤)  拼音:shuāng gōu
1.一种书法的描摹方式。用透明或半透明纸蒙在范本上,用细笔钩描帖字的点画外廓,称为「双钩」。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朱其背,肥瘦正得本体。宋。陆游 秋阴诗:「妙墨双钩帖,奇声百衲琴。」
2.一种中国画技法。用线条勾描物像轮廓,因以左右或上下二笔勾勒而成,故称为「双钩」。
3.双钩执笔法的简称。参见「双钩执笔法」条。
4.旧称缠足妇女的脚。
《國語辭典》:临摹(臨摹)  拼音:lín mó
学习书法的两种方法。临是置纸于旁而模仿碑帖,摹则以纸覆于范帖上而描摹。两者皆是初学书法的必经历程。如:「临摹古人名帖,为学书法要门。」
《國語辭典》:传真(傳真)  拼音:chuán zhēn
1.摹写形貌。唐。杜荀鹤 八骏图诗:「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
2.利用电波传送文字、图片或影像。如:「请您将企划案传真一份到国外的分公司。」
3.传真电报的简称。参见「传真电报」条。
《國語辭典》:传真电报(傳真電報)  拼音:chuán zhēn diàn bào
利用电波传送文字、图片或影像的通讯方式。简称为「传真」。
《國語辭典》:摹刻  拼音:mó kē
1.摹写,刻石。宋。苏轼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2.翻刻。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近藏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國語辭典》:临本(臨本)  拼音:lín běn
书法、绘画作品中,模仿原作的副本。如:「这幅山水临本,几可乱真。」
《漢語大詞典》:模刻
照原样摹写镌刻。 宋 苏轼 《答南华辩禅师书》之二:“《泉铭》模刻甚精。”宋史·吕文仲传:“一日,召於 崇政殿 ,读上草书经史故实数十轴,詔模刻于石。” 明 刘基 《题刘商观奕图》:“而其描写模刻,实俱妙絶。”
《國語辭典》:模本  拼音:mó běn
供书画习作摹写的本子。也作「摹本」。
《國語辭典》:书格(書格)  拼音:shū gé
1.一种文具。写字时用来支撑手臂,以防墨污。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手战愈增书格弱,目昏翻厌纸窗明。」
2.书法的风格。明。徐树丕《识小录。李嗣真》:「李嗣真论右军书格不同:乐毅论、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顺孙之象。」
3.供人描摩习字的范本。清。厉鹗〈悼亡姬诗序〉:「影拓书格,略有楷法。」
《漢語大詞典》:铺写(鋪寫)
铺陈摹写。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更有餘力铺写景物,片语隻字,妙絶古今。”
分類:铺陈摹写
《漢語大詞典》:类物(類物)
(1).谓区别事物善恶以利器用。国语·楚语下:“於是乎,有天地神明类物之官,谓之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韦昭 注:“类物,谓别善恶、利器用之官。”
(2).谓摹写事物。晋书·卫恒传:“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声会意,类物有方……虫跂跂其若动,鸟似飞而未扬。”
《國語辭典》:摹帖  拼音:mó tiè
将隐约可透视的纸覆于书画上,依其笔画而写,称为「摹帖」。
《国语辞典》:摹书(摹书)  拼音:mó shū
将隐约可透视的纸覆于书帖上,依样摹写。也作「模书」。
《漢語大詞典》:模帖
亦作“橅帖”。 照帖摹写。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一:“油素朝橅帖,丹铅夜较书。”
分類: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