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酥油  拼音:sū yóu
一种从牛奶提炼出来的脂肪。可供作食品或油灯燃料。
《漢語大詞典》:熬盐(熬鹽)
提炼盐。 宋 梅尧臣 《送鲜于秘丞通判黔州》诗:“ 壶头山 下俗, 巴 妇曲中听,汲井熬盐白,烧田种穀青。”参见“ 熬波 ”。
分類:提炼
《漢語大詞典》:熬波
指煮海水为盐。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若乃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盖自 岱山 及二 天富 皆取海水炼盐,所谓熬波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地滷矜不能艺稷黍,践斯土者,大抵盖苫熬波,掛席钓海。”
分類:煮海海水
《國語辭典》:熬炼(熬煉)  拼音:áo liàn
磨鍊、锻鍊。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回是真个今番演,越显得俺经熬炼。」
《漢語大詞典》:煮炼(煮鍊)
煮熬提炼。魏书·官氏志:“置僊人博士官,典煮鍊百药。”
分類:煮炼提炼
《國語辭典》:高炉(高爐)  拼音:gāo lú
自矿石中提炼生铁的熔煤炉。直立圆筒形,上下两端较小,内壁用耐热材料制成。将矿石、石灰石、焦炭等自上端开口装入,熔化的铁水便从下端出铁口流出。也称为「炼铁炉」。
《漢語大詞典》:炼质(煉質)
提炼质素;冶炼。 晋 潘尼 《武库赋》:“大刀寳剑,旷世絶殊;炼质于 昆吾 之灶,定形于 薛炪 之炉。” 唐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诗:“秋日励霜锋,炼质才三尺。” 元 袁桷 《张节妇瓶中杏枝着花》诗:“ 张氏 之壶如截肪,真火炼质千年刚。”
《國語辭典》:镕化(鎔化)  拼音:róng huà
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
《國語辭典》:冶炼(冶煉)  拼音:yě liàn
用焙烧、熔炼、电解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的金属。
《漢語大詞典》:煮鍊
煮熬提炼。魏书·官氏志:“置僊人博士官,典煮鍊百药。”
分類:提炼
《国语辞典》:石蜡(石蜡)  拼音:shí là
一种白色或无色的有机化合物。由原油中提炼出来,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常温呈固态,无气味,有脂肪光泽,可制造蜡烛、火柴及封蜡等。
《國語辭典》:素材  拼音:sù cái
文学或艺术作品里所用的材料。为法语Motif的意译。也作「材料」。
《國語辭典》:锡石(錫石)  拼音:xí shí
一种矿物。成分为二氧化锡,多呈柱状、粒状、致密块状结晶。棕至黑褐色,条痕浅棕色,质地坚硬有光泽,比重大。大多数产于高温热液矿脉和砂砾矿床中,为炼锡的主要矿物。主要产地包括马来西亚、印度、玻利维亚、萨伊和中国。
《國語辭典》:蚝油(蠔油)  拼音:háo yóu
一种调味料。由牡蛎脂肪提炼而成,色褐,味鲜美。
《国语辞典》:鲸油(鲸油)  拼音:jīng yóu
将鲸的皮下脂肪煎熬提炼所得的油质。色淡黄,有腥味,可作润滑剂或加工制成肥皂、蜡烛等,用途很广。
《國語辭典》:原油  拼音:yuán yóu
初从油井中开采未提炼的油品,一般呈深黑黏稠液状,是石化工业的基本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