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刚折(剛折)
谓刚直不阿,敢于当面指摘人的过失。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 杨倞 注:“刚折,刚直面折也。”《孔子家语·三恕》:“刚折者不终,径易者则数伤。”
《漢語大詞典》:瑕尤
(1).缺点、过失。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閫奥,而不见畛域。”
(2).犹怨尤,指摘。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文人例相轻,反脣互瑕尤。”
《國語辭典》:批点(批點)  拼音:pī diǎn
1.圈点文章,并加上评语或说解。《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以下几本,随意批点,送呈抚帅。」
2.批评,在背后说人閒话。《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做娘的抬举你一分,你也要与他争口气儿,莫要反讨众丫头们批点。」
《漢語大詞典》:讥病(譏病)
非议指摘。新唐书·李蔚传:“ 蔚 上疏切諫,引 狄仁杰 、 姚元崇 、 辛替否 所言,讥病时弊。”金史·荆王守纯传:“上戒諭 守纯 曰:‘始吾以汝为相者,庶几相辅,不至为人讥病耳。汝乃惟饮酒耽乐,公事漫不加省,何耶?’”
分類:非议指摘
《國語辭典》:足色  拼音:zú sè
1.金、银的成色十足。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休恋足色金和银,休想夫妻百夜恩。」《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催徵》:「及至倾销起解,元宝从无足色。」
2.比喻完美无缺。《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老媳寻得一头亲,难得恁般凑巧!第一件,人材十分足色。」
《漢語大詞典》:反诬
不承认对方的揭发指摘,反过来诬告对方。
《國語辭典》:侮蔑  拼音:wǔ miè
轻视、怠慢。《史记。卷四。周本纪》:「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
《漢語大詞典》:条指(條指)
逐条指摘。新唐书·牛僧孺传:“ 元和 初,以贤良方正对策,与 李宗閔 、 皇甫湜 俱第一,条指失政,其言骾訐,不避宰相。”
分類:逐条指摘
《國語辭典》:褒弹(褒彈)  拼音:bāo tán
缺点、差失。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彩画的,红近著白,青间著紫,无褒弹、无破绽、无瑕疵。」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写染的无褒弹,吟咏的忒风骚。」也作「包弹」。
《國語辭典》:包弹(包彈)  拼音:bāo tán
1.批评、指责。唐。李商隐《杂纂。卷上。不达时宜》:「筵上包弹品味。」《西湖二集》卷二○:「如今你素无文名,若骤然中了一个进士,毕竟有人议论、包弹著你。」也作「团剥」。
2.缺点、差错。《董西厢》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这娇娃是谁家。寻包弹觅破绽敢则无纤掐。似轴美人图画。」也作「褒弹」、「褒谈」、「弹剥」、「弹包」。
分類:批评指责
《國語辭典》:訾病  拼音:zǐ bìng
诟病,批评他人的缺失。宋。陆游跋陆子彊家书〉:「使学者皆能如此,孰得而訾病之?」
分類:指摘
《漢語大詞典》:掎挈
(1).亦作“ 掎契 ”。指摘。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杨倞 注:“掎摭其事,挈举其过,伺候其罪,诈伪其辞。”荀子·议兵:“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杨倞 注:“契,读为‘挈’,持也。掎挈,犹言掎摭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及长,得执事之文章,口诵而心记之,观其根极理要,拨正邪僻,掎挈当世,张皇大中。”
(2).牵制。 明 王廷相 慎言·御民:“善继政者因之,故有所损益而民心不骇,有所变革而民信然。突然大变,掎挈於势而为之者,昧道也,乱道也,儒之迫者乎!”
分類:牵制指摘
《漢語大詞典》:谈訾(談訾)
议论指摘。 唐 沈既济 《词科论》:“或钩摭隐慝,嘲为篇咏,以列於道路,迭相谈訾,无所不至焉。”
分類:议论指摘
《漢語大詞典》:诛抉(誅抉)
揭露、指摘。 宋 叶适 《役法》:“而近世浅夫庸人之论,不过仇疾於官户,诛抉於诡产,其説有自宰执而与编户齐役者矣,而诡产徧天下,其弊安可絶?”
分類:揭露指摘
《國語辭典》:弹包(彈包)  拼音:tán bāo
缺点、毛病。《董西厢》卷二:「或短或长,或肥或瘦,一个个精神没弹包。」也作「包弹」。
分類:批评指摘
《漢語大詞典》:弹责(彈責)
批评,指摘。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闻之庄书,非直孤説:未获详校,遽见弹责。”
分類:批评指摘